唐前史书的论赞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21:55
论赞,是中国历代书籍和文章中的一种定型化的文字体式包括史书中的论赞以及这种论赞的衍生物其他作品继承和仿照史书的论赞体所作的论赞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史书中的论赞史书中的论赞,指史书纪传篇之末所附的评语其名目很多,ǎ左传ǐ称君子曰;ǎ史记ǐ称太史公曰;ǎ汉书ǐ ǎ后汉书ǐ等皆称赞曰;ǎ三国志ǐ称评曰等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其著作ǎ史通ǐ中曾列举过许多此类名目,并统名之曰论赞本文从以下三部分讨论先唐论赞之缘起异同影响第一部分探讨史书论赞之缘起古代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史分析时政规谏君王的例子,ǎ左传ǐ记载下来的君子曰应该就是从史议论政事这种形式发展而来的而它恰被看成是论赞的正式起源,即是史臣借以议论政事的一种手段除了君子曰,还有君子谓和君子以是知这两种称谓但君子曰的形式,实际是作史者借这三个字来表达自己对具体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到了汉代司马迁在君子曰的基础上,又借鉴当时祭歌把末段作为总结唱词来卒章显其志的形式,在卷末篇尾以太史公曰标目发表对ǎ史记ǐ中人物事件的评论第二部分重点探讨史传中的论赞从汉代开始,它们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就唐前史传而言,我们从先秦两汉晋宋和齐梁这四个阶段中选择了几部较典型的著作来分而论...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史书论赞之缘起
1.1 论赞的文体学归类
1.2 史与议论
1.3 从“君子曰”到史书论赞
第2章 史书之论赞
2.1 史传之论
2.1.1 史论的文体特证
2.1.2 继承与创新
2.1.3 内容之拓展
2.2 史传之赞
2.2.1 赞之文体
2.2.2 发展与流变
第3章 史书论赞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3.1 对唐传奇之影响
3.2 对《聊斋志异》之影响
3.2.1 “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
3.2.2 《太史公自序》与《聊斋自志》
3.2.3 卒章见志,篇末做评
3.3 对金圣叹评点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经影响探讨[J]. 高华平. 文史哲. 2008(04)
[2]从唐前史传论赞看骈文的演变轨迹[J]. 张新科. 文学评论. 2007(06)
[3]汉晋之间史论的发展及其风格[J]. 李传印. 史学史研究. 2006(04)
[4]史的职责与史书论赞之缘起[J]. 赵彩花.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1)
[5]《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J]. 李成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6]《汉书》的论赞[J]. 许殿才. 社会科学辑刊. 1996(06)
[7]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J]. 李颖科. 唐都学刊. 1993(01)
博士论文
[1]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 赵彩花.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魏晋论体文研究[D]. 杨朝蕾.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先唐赞体文研究[D]. 李成荣.辽宁师范大学 2006
[3]《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D]. 邹军诚.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051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史书论赞之缘起
1.1 论赞的文体学归类
1.2 史与议论
1.3 从“君子曰”到史书论赞
第2章 史书之论赞
2.1 史传之论
2.1.1 史论的文体特证
2.1.2 继承与创新
2.1.3 内容之拓展
2.2 史传之赞
2.2.1 赞之文体
2.2.2 发展与流变
第3章 史书论赞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3.1 对唐传奇之影响
3.2 对《聊斋志异》之影响
3.2.1 “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
3.2.2 《太史公自序》与《聊斋自志》
3.2.3 卒章见志,篇末做评
3.3 对金圣叹评点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赞体的演变及其所受佛经影响探讨[J]. 高华平. 文史哲. 2008(04)
[2]从唐前史传论赞看骈文的演变轨迹[J]. 张新科. 文学评论. 2007(06)
[3]汉晋之间史论的发展及其风格[J]. 李传印. 史学史研究. 2006(04)
[4]史的职责与史书论赞之缘起[J]. 赵彩花.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1)
[5]《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J]. 李成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6]《汉书》的论赞[J]. 许殿才. 社会科学辑刊. 1996(06)
[7]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J]. 李颖科. 唐都学刊. 1993(01)
博士论文
[1]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 赵彩花.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魏晋论体文研究[D]. 杨朝蕾.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先唐赞体文研究[D]. 李成荣.辽宁师范大学 2006
[3]《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D]. 邹军诚.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0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