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心雕龙·辨骚》篇辨疑

发布时间:2020-12-27 19:32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重要意义。刘勰将前五篇列为“文之枢纽”,说明这五篇是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关键,所以学者们对这五篇十分关注。其中《辨骚》篇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一篇,许多观点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以《文心雕龙·辨骚》篇为研究对象,对于学界在研究《辨骚》篇中的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观点梳理并作出辨析。全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探讨《辨骚》篇的归属究竟是“文体”还是“枢纽”。对学界现有的观点论述分析,对“枢纽论”加以肯定。从“文之枢纽”五篇关系的分析,到《辨骚》中提出“倚《雅》《颂》”“驭楚篇”的理论总结,最后论述楚辞的重要影响,从而阐明《辨骚》属于“枢纽论”的观点。第二章将刘勰的评骚与汉代评骚做对比,得出刘勰的评骚方法与汉代以经论骚的方法不同。具体分析《辨骚》篇内容,总结刘勰“核其论”“必徵言”实事求是的方法,以及“奇正” “华实”辩证统一的方法。第三章探讨《辨骚》篇的主旨是“宗经”还是“为文”。对主旨的理解不同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四异”“博徒”的褒贬看法不同。通过辨析“四异”“博徒”是褒义,从而得出《辨骚》篇的...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辨骚》篇之归属
    第一节 《辨骚》篇归属之争论
    第二节 《辨骚》篇归属之辨析
第二章 刘勰为何否定汉代评骚
    第一节 汉代的评骚
    第二节 刘勰评骚的思想方法
第三章 《辨骚》篇主旨辨析
    第一节 《辨骚》篇主旨的不同观点
    第二节 “四异”、“博徒”的褒贬之争
    第三节 “四异”、“博徒”是褒非贬
    第四节 意在为文
第四章 “辨骚”与“通变”之辨析
    第一节 “辨骚”中的“变乎骚”
    第二节 “通变”的继承与革新
    第三节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心雕龙》“骨鲠”释义——兼议“博徒”褒贬[J]. 党圣元,桓晓虹.  社会科学战线. 2014(09)
[2]《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J]. 王少良.  大连大学学报. 2012(01)
[3]刘勰的文学“通变”思想新论[J]. 孙蓉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4]也说《辨骚篇》中的“博徒”[J]. 伏俊琏.  古汉语研究. 2007(04)
[5]《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兼论刘勰“执正驭奇”的创作原则[J]. 李金坤.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6]《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J]. 童庆炳.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1)
[7]《文心雕龙·辨骚》篇初探[J]. 李霜琴.  古籍研究. 1998(04)
[8]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的几个问题[J]. 邹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9]六朝文论辨析二题[J]. 周振甫.  文学遗产. 1995(01)
[10]追楚辞逸步而自见新意[J]. 王友怀.  文学遗产. 1991(04)

博士论文
[1]两汉魏晋南北朝楚辞批评研究[D]. 高林清.福建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文心雕龙》的枢纽论与刘勰的文学观[D]. 潘玲.华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2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2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