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文学的自觉”关系讨论
发布时间:2020-12-27 21:00
鲁迅先生评论曹丕所言"诗赋不必寓教训"时提及"文学的自觉",自此展开学界关于"文学的自觉"的热论。结合中国文学固有的民族性和特定的历史进程来看,文学经历了两汉时期"无功利的本能"和"应用的功利"两种情形并存,到曹丕的时代表现为"不必寓教训"的"纯文学"状态,从文人意识、文学理论的隐性自觉到由外及内显性的自觉,这是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任何朝代的统治都离不开"寓诗赋于训勉","诗赋不必寓教训"并不能证明曹丕的时代就是纯粹的"文学的自觉"时代。
【文章来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文学的自觉”观点的梳理
二、王权统治与文学发展离不开教化与训勉
1. 曹丕《典论·论文》的训勉与教训
2.“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曹丕本身无直接联系及原因
三、如何理解文学的自觉
1. 自觉的创作意识
2. 大批艺术成就较高的文学作品
3. 主动自觉地构建文学创作理论
四、两汉文学中的教化与训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创作的自觉时代始于先秦[J]. 刘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2]鲁迅“文学的自觉”说辨[J]. 张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3]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J]. 詹福瑞. 文艺理论研究. 2000(05)
[4]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J]. 李炳海. 东北师大学报. 2000(04)
[5]文士、经生的文士化与文学的自觉[J]. 詹福瑞. 河北学刊. 1998(04)
[6]论汉赋[J]. 龚克昌. 文史哲. 1981(01)
本文编号:2942479
【文章来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文学的自觉”观点的梳理
二、王权统治与文学发展离不开教化与训勉
1. 曹丕《典论·论文》的训勉与教训
2.“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曹丕本身无直接联系及原因
三、如何理解文学的自觉
1. 自觉的创作意识
2. 大批艺术成就较高的文学作品
3. 主动自觉地构建文学创作理论
四、两汉文学中的教化与训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创作的自觉时代始于先秦[J]. 刘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2]鲁迅“文学的自觉”说辨[J]. 张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3]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评看汉代文学的自觉[J]. 詹福瑞. 文艺理论研究. 2000(05)
[4]辞赋研究的视角转换[J]. 李炳海. 东北师大学报. 2000(04)
[5]文士、经生的文士化与文学的自觉[J]. 詹福瑞. 河北学刊. 1998(04)
[6]论汉赋[J]. 龚克昌. 文史哲. 1981(01)
本文编号:2942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4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