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1:15
叙事是人类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项基本技能。人类的叙事能力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提升。叙事与文学的关系尤其密切,即使在以抒情为主要特色的诗歌领域,叙事因素也大量存在着。在中国文学史上,既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也存在着根柢深厚的叙事传统。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术界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与对抒情传统的研究相比,更加显得不平衡。其实,中华文化的叙事品格早在2500多年前的先秦史学著作《春秋》、《左传》、《国语》就显现出来,后经近500年的发展,到汉代的纪传体史书《史记》问世而臻于成熟,并在此后的史学发展中日益完善。中国古代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史学之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统一,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对叙事方法不同程度的运用。中国传统史著的主要形式纪传体史书,其中的人物传记部分往往体现了作者对史学与文学价值的双重追求,实乃史学与文学交汇的产物,不妨视为两者的接合点。因此对史传作品进行叙事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和把握史传作品的文学性,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史学名著的文学价值,理解文学与史学的亲缘与渊源关系,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坚定对我国古已有之...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新唐书》研究综述
四、论文研究方法、意义及主要内容
引言
一、《新唐书》编纂的历史背景
二、宋祁的文史观
第一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新唐书》列传的时序
第二节《新唐书》列传的线索结构
第三节《新唐书》列传的网状布局
第二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干预(一)——指点干预与评论干预
第一节 《新唐书》列传中的指点干预
第二节 《新唐书》列传的评论干预
第三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干预(二)——寓论断于叙事
第一节 直叙人物言行
第二节 转换叙述声音
第三节 调整传主事迹
第四节 叙事干预与叙述者(史家)的主体意识
第四章 互见叙事与传主形象之刻画(一)——以《新唐书》魏征形象为例
第一节 《新唐书·魏征传》中的魏征形象
第二节《新唐书》魏征传记互见文本对魏征形象刻画之作用
第五章 互见叙事与传主形象之刻画(二)——以《新唐书》武则天形象为例
第一节 《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的武则天
第二节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中的武则天
第三节《新唐书》武则天传记互见文本对武则天形象刻画之作用
第六章 《新唐书》列传中的民间叙事
第一节 《新唐书》列传叙事的传奇化和类型化
第二节 《新唐书》列传之寓论断于叙事
第三节 《新唐书》列传结构对民间叙事之借鉴
第四节 《新唐书》列传对民间叙事政治情趣之强化
第五节 《新唐书》列传民间叙事语言的雅化与人物语言的俗化
第七章《新唐书》列传与唐人单篇传记文章之比较
第一节《吴尊师传》与《新唐书·吴筠传》
第二节 李华《李岘传》与《新唐书·李岘传》
第三节 李商隐《李贺小传》与《新唐书·李贺传》
第四节 黄璞《林孝子传》与《新唐书·林攒传》
第八章 《新唐书》列传与唐人墓志铭之比较
第一节 崔元翰《梁肃墓志》与《新唐书·梁肃传》
第二节 李翱《武儒衡墓志铭》与《新唐书·武儒衡传》
第三节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与《新唐书·柳宗元传》
第九章 《新唐书》列传与传奇、笔记类传记之比较
第一节 牛肃《吴保安》与《新唐书·吴保安传》
第二节 李公佐《谢小娥传》、李复言《尼妙寂》与《新唐书·谢小娥传》
第三节 《朝野佥载·李畲母》与《新唐书·李畲母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2990153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新唐书》研究综述
四、论文研究方法、意义及主要内容
引言
一、《新唐书》编纂的历史背景
二、宋祁的文史观
第一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新唐书》列传的时序
第二节《新唐书》列传的线索结构
第三节《新唐书》列传的网状布局
第二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干预(一)——指点干预与评论干预
第一节 《新唐书》列传中的指点干预
第二节 《新唐书》列传的评论干预
第三章 《新唐书》列传的叙事干预(二)——寓论断于叙事
第一节 直叙人物言行
第二节 转换叙述声音
第三节 调整传主事迹
第四节 叙事干预与叙述者(史家)的主体意识
第四章 互见叙事与传主形象之刻画(一)——以《新唐书》魏征形象为例
第一节 《新唐书·魏征传》中的魏征形象
第二节《新唐书》魏征传记互见文本对魏征形象刻画之作用
第五章 互见叙事与传主形象之刻画(二)——以《新唐书》武则天形象为例
第一节 《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的武则天
第二节 《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中的武则天
第三节《新唐书》武则天传记互见文本对武则天形象刻画之作用
第六章 《新唐书》列传中的民间叙事
第一节 《新唐书》列传叙事的传奇化和类型化
第二节 《新唐书》列传之寓论断于叙事
第三节 《新唐书》列传结构对民间叙事之借鉴
第四节 《新唐书》列传对民间叙事政治情趣之强化
第五节 《新唐书》列传民间叙事语言的雅化与人物语言的俗化
第七章《新唐书》列传与唐人单篇传记文章之比较
第一节《吴尊师传》与《新唐书·吴筠传》
第二节 李华《李岘传》与《新唐书·李岘传》
第三节 李商隐《李贺小传》与《新唐书·李贺传》
第四节 黄璞《林孝子传》与《新唐书·林攒传》
第八章 《新唐书》列传与唐人墓志铭之比较
第一节 崔元翰《梁肃墓志》与《新唐书·梁肃传》
第二节 李翱《武儒衡墓志铭》与《新唐书·武儒衡传》
第三节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与《新唐书·柳宗元传》
第九章 《新唐书》列传与传奇、笔记类传记之比较
第一节 牛肃《吴保安》与《新唐书·吴保安传》
第二节 李公佐《谢小娥传》、李复言《尼妙寂》与《新唐书·谢小娥传》
第三节 《朝野佥载·李畲母》与《新唐书·李畲母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2990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90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