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文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06 23:27
巫文化是早期人类共同经历的文化形态,华夏先民同样也经历过这样的时代。如果运用文化人类学、文字学和文献学等方法,考察巫文化的起源,粗略地梳理巫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巫史同源的传统以及当时社会迷信鬼神的氛围,使得《左传》文本中保存了丰富多彩的巫文化因子。这些巫文化因子本身经过文本作者的加工与筛选,具有了重要的文学意义。它们不仅帮助作者组织历史材料,巧设悬念,构建篇章结构,而且还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技巧。而《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丰赡绚丽,则必须进行梳理分类才能构筑论说平台。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巫与巫文化的含义,考察其起源与发展,并对《左传》文本中显现的巫文化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制定分类标准,整理《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并进行分类;第三部分论述《左传》文本中巫文化的文学意义。本文认为:《左传》文本中的巫文化因子具有组织材料,构建篇章;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融合诗文模式,启发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等重要文学作用。对我国古典小说的题材选择与艺术技巧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巫文化的界说
第一节 巫与史
一、巫觋探源
二、史官综述
第二节 巫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巫文化与史官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对巫文化的价值评估
一、政教合一上古版
二、巫史传承的文化学意义
第二章 《左传》中巫文化因子概观
第一节 文本分布
一、匠心独具
二、分布情况
第二节 展演方式(上)
一、传统卜筮
二、梦占
第三节 展演方式(下)
一、星气占
二、兆相
三、相人术
第三章 《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辅助叙事,结构篇章
一、构建篇章
二、巧设悬念
第二节 心理描写,形象刻画
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二、饱满丰富的形象刻画
第三节 融合诗文,启蒙浪漫
一、诗文融合的开端
二、浪漫主义的启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术、巫师和中国早期的巫文化[J]. 弭维.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2)
[2]浅谈巫文化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创作[J]. 江碧波,陶继锋. 新西部(下半月). 2009(01)
[3]整合荟萃所呈现的洋洋大观——《左传》《国语》中的历史传说[J]. 沈鸿.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论《左传》中的人事预言[J]. 曲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5]《左传》、《三国演义》的前兆描写比较[J]. 王治理,屈玉川. 语文学刊. 2008(01)
[6]经学传统下的《左传》学研究[J]. 周书灿. 学习与探索. 2007(05)
[7]春秋占筮心理探讨[J]. 曹兆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左传》中的小说因素[J]. 张瑞利.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03)
[9]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左传》[J]. 刘继保. 中州学刊. 2004(01)
[10]《左传》梦占预言述论[J]. 薛亚军. 阴山学刊. 2001(01)
本文编号:3021254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巫文化的界说
第一节 巫与史
一、巫觋探源
二、史官综述
第二节 巫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巫文化与史官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对巫文化的价值评估
一、政教合一上古版
二、巫史传承的文化学意义
第二章 《左传》中巫文化因子概观
第一节 文本分布
一、匠心独具
二、分布情况
第二节 展演方式(上)
一、传统卜筮
二、梦占
第三节 展演方式(下)
一、星气占
二、兆相
三、相人术
第三章 《左传》文本中巫文化因子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辅助叙事,结构篇章
一、构建篇章
二、巧设悬念
第二节 心理描写,形象刻画
一、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二、饱满丰富的形象刻画
第三节 融合诗文,启蒙浪漫
一、诗文融合的开端
二、浪漫主义的启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巫术、巫师和中国早期的巫文化[J]. 弭维.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2)
[2]浅谈巫文化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创作[J]. 江碧波,陶继锋. 新西部(下半月). 2009(01)
[3]整合荟萃所呈现的洋洋大观——《左传》《国语》中的历史传说[J]. 沈鸿.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论《左传》中的人事预言[J]. 曲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5]《左传》、《三国演义》的前兆描写比较[J]. 王治理,屈玉川. 语文学刊. 2008(01)
[6]经学传统下的《左传》学研究[J]. 周书灿. 学习与探索. 2007(05)
[7]春秋占筮心理探讨[J]. 曹兆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8]《左传》中的小说因素[J]. 张瑞利.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03)
[9]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左传》[J]. 刘继保. 中州学刊. 2004(01)
[10]《左传》梦占预言述论[J]. 薛亚军. 阴山学刊. 2001(01)
本文编号:3021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02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