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妇女杂志》(1920-1925)的“新女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19:35
  本文试图通过《妇女杂志》(1920-1925)来重新探讨“五四”时期“新女性形象”具有的多层意义。“新女性”的形象不是单一、固定的。“新女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一个确定的内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它有着不同的阐述。有时它被当作女性的最高标准,有时则与奢侈、消费、淫荡连在一起。为了了解浮出历史地表的中国“新女性”,我们需要专门探讨“新女性”的言论空间。《妇女杂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新女性”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料和内容。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及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妇女杂志》的分期问题、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几个概念的界定。第一章,对传播媒体的《妇女杂志》(1920-1925)进行一番梳理和考察,探讨报刊史、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价值和该杂志包含的主体内容与编辑风格。第二章,《妇女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为了能够把握“新女性形象”,把评论、图画与广告也放在研究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虽然“五四”时期与前期《妇女杂志》的差异在于大力提倡女性的解放,但是除了离开传统家庭去开创独立生活的独立女性以外,也仍然讨论了妇女在家庭...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四、《妇女杂志》的分期问题
    五、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妇女杂志》:“五四”时期讨论妇女问题的阵地
    第一节 在报刊史、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一、报刊杂志的兴起
        二、妇女报刊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三、在妇女报刊、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价值
    第二节 《妇女杂志》(1920-1925)的主体内容与编辑风格
        一、编辑主张:宣扬妇女解放
        二、作者:男性知识分子为主与女性知识分子的参与
        三、内容:几乎都涉及妇女的有关问题
        四、读者:以受过新思潮洗礼的年轻男女为主
        五、广告:商业性与启蒙性的共存
第二章 “新女性”构想:“良母”与“新妇女”表现出混杂的状态
    第一节 “新女性”构想之一:“良母”
        一、以体育为第一:女性的身体是家庭、国家之基础
        二、“养”与“育”:妇女为母最优先
        三、卫生:新家庭妇女的义务
        四、节育:妇女的“权利”还是“义务”
    第二节 “新女性”构想之二:走向社会的人--“新妇女”
        一、女性教育:从家庭走入社会
        二、妇女经济独立与妇女身上的重担
        三、妇女运动中男女知识分子的分歧
        四、自由恋爱与妇女的新角色
        五、自由离婚与妇女的苦难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总体风貌
    第一节 新思想与新的话语系统
        一、体现了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新概念、新思想需要新的语符系统
    第二节 外国文学的译介及其对民族文学精神的寻找
        一、注重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二、通过民间文学来寻找民族文学精神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繁荣:从教育着手“造就一代新人”
        一、童话故事的教育角色
        二、描绘出理想化的儿童形象
    第四节 《妇女杂志》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一、体现出启蒙功利性
        二、女性作家自有独到的体验与思索
第四章 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与“个人自主”
    第一节 个人解放的号召使女性形象发生变化
        一、从“家”中“救出自己”
        二、对于自由恋爱的渴望
    第二节 个人解放与民族利益之间徘徊的女性
        一、“出走”行为被描写为轻举妄动
        二、对自由恋爱的热情被描述为不健康的风潮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新女性”在“家庭/社会”上的新角色
    第一节 构成社会的基石“家庭”与“新女性”
        一、理想的新妻子“现代、文明”的标志
        二、强调女性作为母性角色的重要性
    第二节 妇女以国民的身份进入社会领域
        一、女性的“社会人”意义上的觉醒
        二、初步认识到妇女阶级的分化
结语
    一、新文化运动所倡导及需要的新女性形象
    二、从传统到现代演变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三、“个人”、“家庭”、“社会”等新概念如何重构着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附录1:《妇女杂志》(1920-1925)内容变化对照表
附录2:《妇女杂志》(1920-1925)中的文学作品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伤逝》到《结婚十年》——男女作家眼中的“娜拉”是如何出走的[J]. 许艳.  西安社会科学. 2010(03)
[2]“五四”新女性[J]. 张红萍.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0)
[3]论五四现代童话的创作特色[J]. 郭学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儿童的发现”:周氏兄弟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J]. 朱自强.  中国文学研究. 2010(01)
[5]五四视阈中的女性解放与中国现代化[J]. 毛俊.  才智. 2009(33)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学生解除婚约的艰难环境——以《妇女杂志》、《生活》等期刊的刊载情况为例[J]. 张宁,张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7]《妇女杂志》研究探述[J]. 王秀田.  高校社科动态. 2009(01)
[8]“第四阶级女子问题”:《妇女杂志》与“娜拉”讨论[J]. 张春田.  枣庄学院学报. 2009(01)
[9]五四时期儿童读物的出版[J]. 冯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12)
[10]中国启蒙图景中的女性——聚焦《妇女杂志》[J]. 刘曙辉.  理论界. 2008(09)

硕士论文
[1]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D]. 郑晓天.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22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122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