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百越境界”文学意象论

发布时间:2022-01-27 11:47
  杨克、梅帅元等作家有感于要改变广西文学落后的局面,于1985年提出了“百越境界”的创作理念,一批作家表示支持并纷纷发表作品。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打开了广西文学创作的新局面。代表人物梅帅元、杨克、林白、张仁胜等分别成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文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家,催生了“广西三剑客”为代表的文学桂军团体。意象作为一种情感符号,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彰显了作家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诉求。以意象视角深入把握“百越境界”理念及作家作品,可以进一步展现该地域思潮的艺术特色。第一章介绍百越境界的缘起及艺术理念。广西文学创作处于国内文坛边缘,全国范围内文化寻根热的兴起,周氏兄弟花山绘画的成功,推动了“百越境界”理念的提出。杨克发表《走向花山》组诗率先展开广西文学寻根行动,随后梅帅元、杨克发表了《百越境界——花山文化与我们的创作》主张打破现实与幻想的界线,抹掉传说与现实的分野,让时空交叉,将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溶为一个浑然的整体,借助百越文化传统、审美形态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来创造一种境界。这是作家以现代价值理念突显地域文化特色,重塑民族精神的开放构想。第二章在分析意象概念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百越境界"的缘起及艺术理念
    (一) 提出背景
    (二) 思想主张
二、"百越境界"创作的意象来源
    (一) 意象
    (二) "百越境界"意象
    (三) 红水河意象
    (四) 漓江意象
    (五) 花山意象
    (六) 少数民族风俗象
三、诗歌意象
    (一) 杨克:花山和红河意象
    (二) 林白:巫风神韵中的瑰丽意象
四、小说意象
    (一) 梅帅元:民族精魂的江河意象
        1、刚柔并济的漓江
        2、劲健昂扬的红水河
    (二) 李逊:诡谲神秘的人物意象
        1、"魇"性人物
        2、幻化的人物
        3、非理性的人物
    (三) 张宗栻:个人情感体验中的意象
        1、心灵栖息地的漓江
        2、人生价值追求的人雕、土地意象
        3、精神信仰的巨鹰、人雕意象
    (四) 聂震宁:文化反思中的意象
        1、透视民族心理陋习的长乐意象
        2、反思文化交流的岩画意象
        3、探寻自然人性与社会规范平衡的暗河意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6—1989年:艰难的转型[J]. 黄伟林.  南方文坛. 2009(06)
[2]八十年代中的广西青年诗歌[J]. 黎学锐.  南方文坛. 2008(06)
[3]风生水起——广西环北部湾作家群作品札记[J]. 张燕玲.  南方文坛. 2006(03)
[4]广西文坛的三次集体冲锋[J]. 黄宾堂.  南方文坛. 1998(03)
[5]山鬼[J]. 张宗栻.  人民文学. 1986(09)
[6]意象的激流[J]. 李陀.  文艺研究. 1986(03)



本文编号:3612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12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6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