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陈寅恪的文学阐释学

发布时间:2017-07-18 07:25

  本文关键词:论陈寅恪的文学阐释学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阐释学 理解 陈寅恪


【摘要】:上个世纪90年代陈寅恪学术典范的再建立,无疑给学界吹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这种现象不仅是对中华文化劫后余生的倍加珍视,也是对陈寅恪本人卓越一生的充分肯定。随之而来的则是批量的陈寅恪研究成果的涌现。受种种原因所限,陈寅恪几十年来一直被当做史学家来研究,①近些年来,间或有人研究其文学方面的成就,但相比于陈氏丰富的文学思想,至多只算是冰山一角。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人将大部分材料和观点进行汇编,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②但很明显,这篇论文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论述,与本文专论陈氏的“文学阐释学”并不相同。 本文从文学阐释学的角度审视陈寅恪的学术思想,这是一个新的角度。首先,文本从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个研究角度的合理性,一方面,从陈寅恪的解释对象、解释过程、解释目的看,他的学术思想中确乎存在文学阐释学思想;另一方面,纵观陈寅恪一生的著作,以学术思想和创作风格为据,可以看出陈先生的学术生涯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是不一样的,以1949年为界,前期追求历史的真相,后期则皈依文学的摇篮。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文学阐释学为理论依托,以陈寅恪的具体作品为分析依据,总结出陈寅恪文学阐释学的三个特色:第一,“了解之同情”是文学对话论的现实化,“了解”是符合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正确、深刻的对话性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和“同情”相互作用,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最终读者重新认识了自身的存在,因此这是一个双向的理解接受过程;第二,“代下注脚,发皇心曲”是文学阅读论的具体化,其中包涵了方法和理论的双重问题,“代下注脚,发皇心曲”的最重要研究方法与姚斯的“三级阅读”冥会,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作者和读者相互认识、相互建构的过程,陈寅恪对弹词体的认识变化过程是陈寅恪的阅读史,也是陈端生和《再生缘》的接受史;第三,“圣籍神皋寄所思”是文学意义论的代言,陈寅恪在阐释过程中既努力追寻作者的真本意,又借机阐发自己的真情思,钩沉历史真迹的同时,反思自我当下的生存状态,连接了历史与当下,打破了科学和文学的界限,融化了狄尔泰和伽达默尔之间的矛盾,是为文学意义之所在。这三个方面共同反应了陈寅恪治学特征,即“通人”之学。 接着本文梳理了陈寅恪“通人”的知识构成和理论来源,一是美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精神,二是德国的传统阐释学思想,三是佛学思想,四是中国传统的诗学理念。博大精深而融会贯通是其文学阐释学之特征。 最后本文分析了陈寅恪文学阐释学思想的文化意义和当代价值。陈寅恪始终坚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我们后世读者解释古人之书时所必须具有的学术灵魂;陈先生提倡并终身为之努力的“通人之学”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征。这些都为我们当代的学术研究在文学独立、专业分科、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融合的问题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经验。
【关键词】:文学阐释学 理解 陈寅恪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6
  • 一、正名:《论陈寅恪文学阐释学》的合理性16-20
  • (一) 所南心史——陈寅恪阐释思想的文学性16-18
  • (二) 陈寅恪文学阐释学思想的证明18-20
  • 二、陈寅恪文学阐释学的特色20-40
  • (一) 文学对话论——“了解之同情”的文学阐释学意义20-26
  • 1. “了解之同情”的内涵:“理解”的方法与存在意义21-23
  • 2. “了解之同情”的中庸之道:“理解”的正确性23-24
  • 3. “了解之同情”的真理:“理解”的对话性质24-26
  • (二) 文学阅读论——“代下注脚,发皇心曲”的文学阐释学意义26-32
  • 1. “代下注脚,发皇心曲”的方法:文学阅读活动的三级视野27-29
  • 2. “发皇心曲”的张力:文学阅读的视野对峙与变化29-32
  • (三) 文学意义论——“圣籍神皋寄所思”的文学阐释学意义32-40
  • 1. “后世相知或有缘”的本意追寻:读者阅读视野的挑战33-36
  • 2. “他生重认旧巢痕”的历史观照:前理解与传统文化的同构36-40
  • 三. 陈寅恪文艺阐释学思想的理论渊源40-48
  • (一) 陈寅恪与白璧德人文主义40-41
  • (二) 陈寅恪与德国阐释学41-42
  • (三) 陈寅恪与佛学42-43
  • (四) 陈寅恪与中国传统诗学思想43-48
  • 四. 陈寅恪文学阐释学的文化意义与当代价值48-52
  • (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守学术灵魂48-49
  • (二)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建构“通人”视野49-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姝妤;;论陈寅恪的婚姻观[J];昆明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胡守为;;陈寅恪的史学成就与治史方法[J];学术研究;1987年06期

3 H.-G.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挑战[J];哲学译丛;1987年02期

4 于迎春;以“通儒”“通人”为体现的汉代经术新变[J];中州学刊;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556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556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