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熊式一的《天桥》自译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9:35
本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熊式一的《天桥》自译探究
【摘要】:胡庚申教授所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是一个将生态理念与翻译相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要求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通过选择与转换使译文达到最佳的适应。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对熊式一自译的小说《天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译例的分析发现:小说《天桥》的作者熊式一同时兼任译者,其自译者独特的译者主体性与生态翻译学中所强调的“译者中心”相适应。在小说的创作和翻译阶段作者在“需要”、“能力”、“环境”三方面都做到了生态的和谐与适应。在翻译过程中,作者积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特别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上做出了适应性的选择转换。本研究论证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熊式一 《天桥》 选择与适应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8
- 第一章 前言8-10
- 第一节 研究的出发点与目标8-9
- 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论文框架9-1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14
- 第一节 关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10-11
- 第二节 关于熊式一的译作和《天桥》的研究11-14
- 第三章 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14-22
- 第一节 生态翻译学的产生14
- 第二节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14-15
- 第三节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范式15-17
- 第四节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译者中心”17-22
- 第四章 熊式一与《天桥》(The Bridge of Heaven)22-26
- 第一节 “东林西熊”——作家、译者:熊式一22-24
- 第二节 百年《天桥》“回家”24-26
- 第五章 生态翻译与《天桥》的自译26-42
- 第一节 《天桥》的创作与自译的生态“和谐统一26-30
- 第二节 熊式一自译《天桥》的适应性选择——“三维”转换30-42
- 第六章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8
- 个人简历48-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96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96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