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中重叠形式英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红高粱家族》中重叠形式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重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个语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汉语中重叠现象的多样性和能产性,在大大丰富语言体系、增加语言活力的同时,无形中也为语言传播、语言翻译和语际交流造成了莫大的困难与阻碍。重叠词的语际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以《红高粱家族》第一章节中文原著重叠词语料为参照,与葛浩文译本中的对应译文进行对比,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尝试对中文重叠语料的英译进行整理和探索。全文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中文重叠和《红高粱家族》及其英译本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加以说明。本论部分包括两章,包括对于中文重叠语料的分析研究和中英文对比分析。第一部分中对《红高粱家族》中文重叠语料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同时从形态、句法、意义三个层面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分析了重叠语料在文中的语用功能。在第二部分对汉语重叠语料及其英译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对于具有特殊功用的拟声词重叠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对各种对应方式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是按形态类别统计,AA式重叠语料占统计材料的绝对优势,按句法功能统计,重叠词作为状语占第一位。语用层面分析,文中重叠语料具有使场面描写更细致生动、增强描写力度与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作用。通过对于汉英双语的平行对比发现,对应方式主要分为“意义直接对应”“意义留转”“曲义转移”和“直接隐去”四种。产生这种差异性对应的方式可能存在三种原因,它们分别为词汇音节差异、使用者文化心理不同和受限的短时记忆容量。
【关键词】:重叠 翻译 《红高粱家族》 莫言 葛浩文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致谢7-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综述11-15
- 1.2.1 汉语重叠词研究综述11-13
- 1.2.2 《红高粱家族》及其英译本13-15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分类15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2《红高粱家族》中重叠情况17-26
- 2.1 重叠词分布情况17-20
- 2.1.1 数据统计结果17-18
- 2.1.2 统计结果分析18-20
- 2.2 重叠词的多层次讨论20-24
- 2.2.1 形态20-22
- 2.2.2 句法功能22-23
- 2.2.3 意义23-24
- 2.2.4 小结24
- 2.3 重叠语料的语用作用24-26
- 3 汉语重叠语料及其英译对比分析26-52
- 3.1 意义直接对应27-35
- 3.1.1 意义不变但句法功能稍作变化27-29
- 3.1.2 意义不变且句法功能完全对应29-35
- 3.2 意义留转35-40
- 3.2.1 动词35-37
- 3.2.2 名词37-38
- 3.2.3 语法范畴38-40
- 3.3 曲义转移40-43
- 3.4 直接隐去43-46
- 3.5 拟声词的重叠对比46-48
- 3.6 小结48-49
- 3.7 原因讨论49-52
- 4 结论52-55
- 4.1 研究总结和思考52-53
- 4.2 现实意义53-54
- 4.3 研究不足之处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连才;;遍地奔跑的红高粱(组诗)[J];民族文学;2013年07期
2 生祥 ,峭峰 ,金富 ,暴侠;故乡的红高粱[J];北方音乐;1989年06期
3 孙力;胡润泉;贺杰;林秀娟;柯进宝;欧澄裁;;儿歌五首[J];早期教育;1993年06期
4 薛卫民;;红高粱啊,红高粱(外二首)[J];诗刊;1981年04期
5 贾聚光;;红高粱情结[J];农电管理;2011年08期
6 蔡志飞;;浅谈《红高粱家族》中的险恶环境与红高粱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7 陈可人;;浅析《红高粱家族》中“红高粱”的象征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11期
8 杜寒风;;气势不凡《红高粱》[J];电影评介;1988年05期
9 方天吉;徐炜;;红高粱品牌生意经[J];今古传奇(故事版上半月版);2013年10期
10 陶沫;;《红高粱家族》读后感[J];青春岁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邀记者 周健;乔赢:“红高粱”光环下的多面脸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见习记者 全四清 本报记者 牛卫国 白洁;乔赢再种“红高粱”[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司超慧 王新磊 师丽丹;乔赢再造“数字红高粱”[N];经济视点报;2007年
4 王涛邋谢惠 本报记者 童顺鸣;高粱红时 公司农户两旺[N];四川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董昭武 陈纪英;获风投青睐 乔赢再造红高粱[N];中国经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苏仁先;红高粱梦断中国快餐业[N];中国商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国军 高鹏;“红高粱”大旗未倒[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8 李钧德;“挑战麦当劳”一战成名 乔赢再种“红高粱”[N];经理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尊哲;“红高粱“拓展“方便烩面“新业态[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毕馨月;“红高粱”期待成为搏击市场的勇者[N];长春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丹;《红高粱家族》中红色原型解读[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2 佘月月;《红高粱家族》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代旋;《红高粱家族》风格传译的文体学评析[D];湘潭大学;2009年
4 钱锋;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辉;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广林;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娟;《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郑羽;社会翻译学视角下《红高粱家族》英译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3年
9 王筱依;基于霍恩比“综合法”理论的《红高粱家族》方言翻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李成;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葛浩文《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红高粱家族》中重叠形式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5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