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翻译美学视角下《丰子恺诗画 许渊冲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05

  本文关键词:翻译美学视角下《丰子恺诗画 许渊冲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丰子恺诗画许渊冲英译》于2013年1月出版,全书共收集诗词漫画140余篇。许渊冲先生专注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所译的大多是历代名家以及流传颇广的诗作。本书中的诗作很多都鲜为人知,如何将这些不知名的诗歌译成英文对于许先生来说也许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立足于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发扬,也被称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丰子恺诗画许渊冲英译》自出版以来,学者对此书的关注较少,美学思想是许渊冲教授翻译生涯中极其鲜明的一点,用翻译美学理论研究本书的诗词翻译是必要且可行的。论文先介绍了翻译美学理论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然后突出阐述了刘宓庆先生翻译美学理论中的三个要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再现,进而对许渊冲先生英译诗词作了重点分析。论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在《丰子恺诗画许渊冲英译》一书中挑选三十九个例子,从审美主体如何实现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和非形式美的审美再现来分析所选例子。其中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又细分为:音系层面(韵律、拟声等)、词汇层面(叠词、助词、数词、词性转换等)以及句法层面(语序、句型等);审美客体的非形式美又可以细分为:情感层面,文化层面以及艺术层面。研究发现,作为审美主体,许渊冲先生在实现审美再现的过程中手法娴熟,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又不拘泥于形式,很好地实现了原诗词作品的审美再现;对原作中流传不太广的诗词,许渊冲先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在原作基础上提升了韵律感、加强了语气、丰富了情感,将诗词韵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译作在译文读者中流传;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读者为归宿,将含蓄的情感外化、在中英文化对应空缺时会选择弱化和模糊中文特有的意象以便于译文读者欣赏、在原文艺术风格再现方面很好地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传达原文之美,令读者感同身受。与此同时,许渊冲先生注重韵律,在形式和内容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会牺牲内容来实现形式美。许渊冲先生此书中的诗词翻译令人惊叹,很好地甚至更好地实现了原作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翻译美学 审美客体 许渊冲 审美再现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9-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10
  • 1.3 Research Questions10-11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11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1-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22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12-17
  • 2.1.1 Overseas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13-15
  • 2.1.2 Domestic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15-17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17-19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Achievements19-22
  • 2.3.1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19-20
  • 2.3.2 Practical Achievements20-22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2-29
  • 3.1 Liu Miqing’s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eory22-24
  • 3.2 Elements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24-29
  • 3.2.1 Aesthetic Object24-25
  • 3.2.2 Aesthetic Subject25-26
  • 3.2.3 Aesthetic Reproduction26-29
  • Chapter Four Aesthetic Reproduction of Poetry Illustrated by Feng Zikai &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29-59
  • 4.1 Xu Yuanchong’s Aesthetic Reproduction of the Formal System of the Aesthetic Object29-48
  • 4.1.1 Phonological Level29-35
  • 4.1.2 Lexical Level35-44
  • 4.1.3 Syntactic Level44-48
  • 4.2 Xu Yuanchong’s Aesthetic Reproduction of the Non-formal System of the Aesthetic Object48-59
  • 4.2.1 Emotional Level49-52
  • 4.2.2 Cultural Level52-55
  • 4.2.3 Artistic Level55-5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9-62
  • 5.1 Major Findings59-61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1-62
  • Bibliography62-64
  • Acknowledgements64-65
  • About the Autho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孜婷;;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李清照词的英译中的再现(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2 张碧云;;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清照词英译的美感再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林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许渊冲唐诗英译的艺术成就[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王群;;许渊冲《离骚》英译本特点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31期

5 李群群;;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许渊冲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3年32期

6 顾晓禹;徐凤利;;许渊冲的“三美”理论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5期

7 李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许渊冲英译《西厢记》的艺术成就[J];中国翻译;2002年02期

8 蒲红英;;从许渊冲“三美”理论看《兰亭诗》(之三)的英译[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彭洁;;翻译客体形成中影响译者的因素分析——以赏析许渊冲的英译唐诗《长恨歌》为例[J];知识经济;2010年16期

10 夏长宏;;许渊冲与翻译[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海豚出版社社长 俞晓群;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大师[N];光明日报;2014年

2 早报记者 徐萧;他认为直译的主张是错误的[N];东方早报;2014年

3 黄蓓蓓;许渊冲:诗译英法70年[N];北京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一;别人谈对等时,我在谈超越[N];解放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文嘉;翻译改变世界[N];光明日报;2014年

6 张西平;许渊冲——中国古代文化翻译的探索者[N];中华读书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庄建;人类文明的搬运工[N];光明日报;2012年

8 朱曼华;编织中西文化丝绸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燕云;许渊冲“信、达、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邓东亮;许渊冲英译《长恨歌》评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3 曹诗语;改写及再创—评许渊冲的英译古诗[D];外交学院;2011年

4 宋筱晶;程抱一与许渊冲唐诗法译比较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曾然;许渊冲《高老头》译本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邓蔚;论许渊冲的翻译三美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吕静;许渊冲的翻译审美补偿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张进;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朱俊林;许渊冲英译唐诗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陈优扬;翻译家许渊冲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翻译美学视角下《丰子恺诗画 许渊冲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