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发布时间:2020-12-27 09:05
谢灵运和谢朓作为谢氏家族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者,在南朝诗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对后世亦产生不可估量的文学影响。在《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共有40首诗入选,谢朓则有21首诗、2篇文被萧统选录。在游览、行旅类诗歌中,谢灵运入选数量均位居首位,在杂诗、行旅类诗歌中,谢朓入选数量位居其次,可见在萧统眼中,他们均可视为此类诗的代表诗人。二人被选录的作品,或由于思想内容,或由于艺术形式,符合萧统的思想志趣及选录标准。因此结合萧统的文学偏好和《文选》中选录的作品,探讨他的文学观念、审美标准及政治意图更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从谢氏家族的文化熏陶、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二谢”的政治遭际,探讨他们思想意趣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深化对二人作品的了解、对萧统选录标准的把握。结合《文选》在唐代的传播,探析《文选》中二人作品在唐代的接受,深入挖掘其人、其作的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本文绪论对“二谢”研究现状作出梳理,并将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具体分析二人入选的诗歌类型,《文选》的诗歌共24类,谢灵运以10类居于榜首,谢朓则以8类的数量位列其次,在入选数量上,二人分列第二、五位,可见萧统对他们作品的推崇。根据...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第二节 游览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第三节 哀伤、赠答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第四节 行旅
一、行旅诗内涵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第五节 乐府、杂拟
一、杂拟诗
二、乐府诗
第六节 杂诗
一、杂诗选录情况
二、杂诗内容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一、清新流丽
二、情景交融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一、对仗工整
二、词句锤炼
三、隶事用典
四、拟人比喻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一、视听相融
二、动静虚实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一、意象
二、观察角度
三、情景交融程度
小结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一、真情实感
二、雅正思想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一、艺术形式
二、典故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二、句意的化用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魏六朝五言诗与家族、地域之关系——以对钟嵘《诗品》的统计分析为核心[J]. 宋佳俊. 铜仁学院学报. 2019(03)
[2]《文选》阮籍咏怀诗与萧统选诗标准探究[J]. 于士淇,邹德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3)
[3]《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山水诗艺术内蕴[J]. 林奥妮.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4]论《文选》“杂拟”类与萧统的诗学观念[J]. 郭晨光. 兰州学刊. 2017(06)
[5]试论谢脁诗歌艺术特色[J]. 郭玉蕾. 名作欣赏. 2017(05)
[6]略论谢灵运之思想内蕴——以山水诗为例[J]. 张睿鸿. 韶关学院学报. 2016(11)
[7]谢灵运妙用《诗》典与六朝《诗》学新变[J]. 刘育霞. 北方论丛. 2016(05)
[8]论《文选》中的游览诗[J]. 蔡华燕.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S1)
[9]谢灵运与谢脁山水诗之比较[J]. 迟骋.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2)
[10]论谢灵运山水诗歌的险与自然[J]. 朱家慧.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D]. 刘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2]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D]. 王芳.复旦大学 2006
[3]谢灵运诗歌研究[D]. 吴冠文.复旦大学 2006
[4]《昭明文选》研究[D]. 傅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硕士论文
[1]《文选》所选陆机作品研究[D]. 陈瑶.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D]. 赵俭杰.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文选》“行旅诗”研究[D]. 张美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研究[D]. 程霄.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谢灵运诗歌研究[D]. 刘丽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竟陵八友”赠答诗研究[D]. 王郡.湖北大学 2014
[7]谢灵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D]. 黄漫.河北师范大学 2012
[8]萧统《文选》编纂标准研究[D]. 钟征华.中山大学 2010
[9]浅论谢朓诗歌在中唐大历时期的接受[D]. 郭远玲.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论大历诗人对谢灵运的接受[D]. 叶琴.华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41471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类型
第一节 述德、公宴、祖饯
一、述德诗:歌颂祖先功绩,表明栖隐志趣
二、公宴诗:描摹宴饮情形,暗寓归隐之志
三、祖饯诗:抒发深情厚谊,生发豪迈心志
第二节 游览
一、游览诗内涵与发展脉络
二、“二谢”游览诗内容
三、“二谢”游览诗情景关系
第三节 哀伤、赠答
一、赠答诗:联络情感,劝勉鼓励
二、哀伤诗:沉痛哀悼,慨叹命运
第四节 行旅
一、行旅诗内涵
二、“二谢”行旅诗选录情况
三、“二谢”行旅诗内容
四、“二谢”行旅诗意象
第五节 乐府、杂拟
一、杂拟诗
二、乐府诗
第六节 杂诗
一、杂诗选录情况
二、杂诗内容
第二章 《文选》选录“二谢”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艺术审美——清丽自然
一、清新流丽
二、情景交融
第二节 语言艺术——精炼生动
一、对仗工整
二、词句锤炼
三、隶事用典
四、拟人比喻
第三节 表现手法——技巧浑融
一、视听相融
二、动静虚实
第四节 艺术构思——各有千秋
一、意象
二、观察角度
三、情景交融程度
小结
第三章 《文选》选录谢朓文
第一节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一、笺文内涵及《文选》选录情况
二、《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
三、与谢灵运未入选作品的对比
第二节 《齐敬皇后哀策文》
一、哀策文发展轨迹
二、《齐敬皇后哀策文》
第四章 由《文选》选录“二谢”作品探析选录标准
第一节 内容——真情实感,雅正思想
一、真情实感
二、雅正思想
第二节 形式——华美精巧,质实广博
一、艺术形式
二、典故
第三节 《诗品》与《文选》对“二谢”作品评价
一、《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的关系
二、《文选》《诗品》对“二谢”评价的互动
第五章 《文选》选录“二谢”作品在唐代的接受
第一节 《文选》在唐代的接受概况
一、“文选学”日渐兴盛
二、科举制度与《文选》的盛行
三、“二谢”在唐代接受概况
第二节 “二谢”对王维的影响
一、谢灵运对王维影响
二、谢朓对王维影响
三、王维对“二谢”发展
第三节 “二谢”对李白的影响
一、谢灵运对李白影响
二、谢朓对李白影响
第四节 “二谢”对大历诗人的影响
一、大历诗人群体特征
二、句意的化用
三、艺术形式及技巧的发展
四、人生道路的选择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一 《文选》选录诗歌作品统计
附录二 《诗品》对“二谢”评价对比表
附录三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拟人化诗句
附录四 《文选》选录“二谢”诗中的比喻化诗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魏六朝五言诗与家族、地域之关系——以对钟嵘《诗品》的统计分析为核心[J]. 宋佳俊. 铜仁学院学报. 2019(03)
[2]《文选》阮籍咏怀诗与萧统选诗标准探究[J]. 于士淇,邹德文.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3)
[3]《昭明文选》中谢灵运山水诗艺术内蕴[J]. 林奥妮.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4]论《文选》“杂拟”类与萧统的诗学观念[J]. 郭晨光. 兰州学刊. 2017(06)
[5]试论谢脁诗歌艺术特色[J]. 郭玉蕾. 名作欣赏. 2017(05)
[6]略论谢灵运之思想内蕴——以山水诗为例[J]. 张睿鸿. 韶关学院学报. 2016(11)
[7]谢灵运妙用《诗》典与六朝《诗》学新变[J]. 刘育霞. 北方论丛. 2016(05)
[8]论《文选》中的游览诗[J]. 蔡华燕.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6(S1)
[9]谢灵运与谢脁山水诗之比较[J]. 迟骋.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2)
[10]论谢灵运山水诗歌的险与自然[J]. 朱家慧.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8)
博士论文
[1]《昭明文选》与初盛唐诗歌[D]. 刘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2]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D]. 王芳.复旦大学 2006
[3]谢灵运诗歌研究[D]. 吴冠文.复旦大学 2006
[4]《昭明文选》研究[D]. 傅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硕士论文
[1]《文选》所选陆机作品研究[D]. 陈瑶.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文选》哀伤类作品研究[D]. 赵俭杰.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文选》“行旅诗”研究[D]. 张美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7
[4]元嘉文人五言诗对偶艺术研究[D]. 程霄.河北师范大学 2016
[5]谢灵运诗歌研究[D]. 刘丽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竟陵八友”赠答诗研究[D]. 王郡.湖北大学 2014
[7]谢灵运诗歌用典艺术研究[D]. 黄漫.河北师范大学 2012
[8]萧统《文选》编纂标准研究[D]. 钟征华.中山大学 2010
[9]浅论谢朓诗歌在中唐大历时期的接受[D]. 郭远玲.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论大历诗人对谢灵运的接受[D]. 叶琴.华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4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4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