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说《双面猎犬》中拟声词的英译策略
发布时间:2017-04-25 03:02
本文关键词:动物小说《双面猎犬》中拟声词的英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动物小说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属阅读热门,研究冷门。我国儿童文学界的动物小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时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沈石溪、金曾豪、李传锋、梁泊、牧铃为代表,其中沈石溪可谓其中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动物是不会说话的,它们只能通过各种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情感,所以各种拟声词在动物小说中出现的频率相对更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翻译这些拟声词从而更好地反应出动物的情感便是一个难点。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拟声词,它们能增强小说的声势和动态的效果,但是拟声词的翻译在不同的语域、语篇中有很大的变化,难有规律可循,因此需要准确地翻译出这些拟声词以便让译入语读者能够体会到和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本报告是在翻译完成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小说《双面猎犬》的四、五、六三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讨论拟声词的英译。在报告中,笔者首先对沈石溪及其动物小说进行了介绍,分析动物小说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回顾自己的翻译过程,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在选取符合儿童阅读习惯的词汇的同时,在翻译拟声词的时候进行了精心的甄选,以确保译文的趣味性,从而贴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后,笔者总结了在翻译拟声词过程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略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本报告表明,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对动物小说的翻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原文意义的传递、受众的需求以及委托人的要求,从而保证翻译质量。
【关键词】:动物小说 沈石溪 拟声词 英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10-12
- 1.1 文本特点10
- 1.2 任务要求10
- 1.3 完成形式10-12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12-13
- 2.1 译前准备12
- 2.2 翻译过程12-13
- 第三章 案例分析13-20
- 3.1 拟声词的概念13
- 3.2 案例分析13-20
- 3.2.1 汉语拟声词译成相应的英语拟声词13-17
- 3.2.1.1 汉语拟声词做独立成分时,英译成独立成分13-14
- 3.2.1.2 汉语拟声词做独立成分或修饰成分时,英译成拟声名词14-15
- 3.2.1.3 汉语拟声词做动词或修饰成分时,英译成拟声动词,动名词和分词15-16
- 3.2.1.4 一种汉语拟声词英译时,根据语境要分别选择相应的英语拟声词16-17
- 3.2.2 汉语中用拟声词时,英译时不用拟声词17
- 3.2.3 汉语中的拟声词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拟声词时,可根据发音自创17-18
- 3.2.4 汉语中不用拟声词时,英译时用拟声词18-20
- 第四章 实践总结20-21
- 附录21-84
- 原文21-46
- 译文46-84
- 参考文献84-85
- 致谢85-86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6-87
- 承诺书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湘华;;《西游记》中叠音拟声词及其英译探究——以詹纳尔译本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动物小说《双面猎犬》中拟声词的英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