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以其精妙绝伦的人物对话和栩栩如生的动作描写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赏。自康熙二十八年以来,日,英,俄,泰,法,西班牙等多个国家陆续将其译成本国文字,并发表大量研究专著及论文。同时,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包括文学著作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新一轮的重视和关注,国内学者逐渐加强了对《三国演义》英汉文本的研究。然而,大多数文章都集中于对其语用对等、称谓词、诗词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从语言学的衔接理论这一新视角,对《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可谓少之又少。本文选取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及罗慕士的英译本为例证材料,对包括搭配,重复,省略,替代和照应在内的五种衔接手段的使用方式和频率做了具体分析和统计。从而实现以下三大研究意义:1)填补《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在衔接问题上的空白;2)为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提供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3)基于不同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结果,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更加具体且有指导性的翻译策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篇章语言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大量学者应用于翻译实践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篇章语言学和翻译学都侧重于从语篇层面理解语境,这一层面远远超过单个词语或句子。语篇衔接理论通常被认为是篇章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也受到了国内外翻译学家们的重视和关注。对衔接手段的理解和掌握,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对原文中出现的衔接手段的认知和分析,译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原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从而翻译出更加自然、更加地道的译文,使目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感受。尽管以往也有很多关于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但它们大多是在分析各种衔接手段之后,在文章最后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翻译策略或指导,这种策略未免略失针对性。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创造性地表达出全新的写作模式:理论-例证-分析-策略。即针对每种衔接手段在《三国演义》英汉两种文本中不同的使用方式,分别在例证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和策略。这种写作模式的优势在于,使读者在具体且生动的案例中理解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同时灵活掌握并使用随之产生的翻译策略。韩礼德和哈桑被誉为“衔接理论的奠基者”,他们曾在《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中,将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Halliday Hassan,1976:31)本文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从大量实例出发,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层面对《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中的人物对话作了对比性分析,以期发现同一衔接手段在不同文本中的表现方式,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及现实意义上的指导。其中,语法衔接主要包括照应,替代和省略三种方式,词汇衔接则由重复和搭配构成。值得一提的是,在词汇搭配上,通过对《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语篇内容的研读和分析,本文创造性地从反义词和词汇链的使用方面,对其做了对比研究,并举出大量的实例一一例证。同时,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发现词汇链在《三国演义》原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最大,而语法衔接中的照应手段则在英译本中被较多的使用。对于同一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文本中出现的不同频率和比例,本文对其中的原因做了尝试性的解释。汉语重意合,因而会更多地使用词汇链以实现意义的完整和语篇的连贯。相反,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所以会较多地借助于人称,指示以及对比照应等手段达到句子结构的完整和衔接。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宏观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一些重要的术语做了解释说明,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衔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是理论框架,衔接理论和对比语言学理论为本文提供了坚定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部分对《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的衔接手段做了对比分析,并一一给出例证,从而总结出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衔接方法。根据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具体且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比如,汉语往往通过词汇重复突出新信息的重要性;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对原文文本和目标文本中的衔接手段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在译文中选用照应或替代等手段取代原文中的词汇重复,以期达到相同的语用效果。最后一章对本文做了概括性总结。通过对《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使用的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明显差异。例如,为保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英语语言一般不会省略掉句子的主语。但是,当前文已经充分提及到一些主语时,汉语语篇经常会在随后的表达中省略掉这些主语。这样既可以使句子清晰明朗,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冗余。因此,省略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往往会大于英语。英汉衔接手段的另一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对词汇搭配的使用上,汉语更侧重意合,经常会借助于搭配这一衔接手段来实现句子的连贯与完整。汉语中搭配的使用频率有时会高出英语的两倍甚至更多。因此,翻译人员经常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适当调整衔接手段,比如在汉译英过程中,当原文中出现搭配手段时,译文经常借用照应、替代或同义词以实现相同的衔接和连贯效果。
【关键词】:衔接手段 对比研究 《三国演义》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2-5
- 摘要5-10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10-15
- 1.1 Back-round of the Study10-11
- 1.2 Significance and Aims of the Study11-12
- 1.3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12-13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15-23
- 2.1 Definition of Cohesion15-16
- 2.2 Classification of Cohesion16-18
- 2.2.1 Grammatical Cohesion16-17
- 2.2.2 Lexical Cohesion17-18
- 2.3 Previous Study18-23
- 2.3.1 Study of Cohesion19-20
- 2.3.2 Study of Comparative Linguistics20-21
- 2.3.3 Study of Relations Between Cohesion and Translation21-23
-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23-30
- 3.1 Cohesion Theory23-27
- 3.1.1 Relations Between Text and Cohesion24-26
- 3.1.2 Relations Between Cohesion and Coherence26-27
- 3.2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Theory27-30
- 3.2.1 Definition of Comparative Linguistics27-29
- 3.2.2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Linguistics29-30
- CHAPTER Ⅳ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GRAMMATICALCOHESION30-50
- 4.1 Comparison of Reference and Translation30-40
- 4.1.1 Personal Reference30-34
- 4.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34-38
- 4.1.3 Comparative Reference38-40
- 4.2 Comparison of Substitution and Translation40-44
- 4.2.1 Nominal Substitution40-41
- 4.2.2 Verbal Substitution41-42
- 4.2.3 Clausal Substitution42-44
- 4.3 Comparison of Ellipsis and Translation44-48
- 4.3.1 Nominal Ellipsis45
- 4.3.2 Verbal Ellipsis45-47
- 4.3.3 Clausal Ellipsis47-48
- 4.4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Cohesion48-50
- CHAPTER Ⅴ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LEXICALCOHESION50-60
- 5.1 Comparison of Reiteration and Translation50-53
- 5.2 Comparison of Collocation and Translation53-58
- 5.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exical Cohesion58-60
- CHAPTER Ⅵ CONCLUSION60-65
- 6.1 Major Findings60-63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3
- 6.3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63-65
- 6.3.1 Research Limitations64
- 6.3.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64-65
- REFERENCES65-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世厚;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2 吴微;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3 戴承元;试论《三国演义》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两难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三国演义辞典》韩文版问世[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5 沈伯俊;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朱汉彬;以“义”为先以“仁”为本——简析《三国演义》的道德观与政治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方成慧;;《三国演义》运用历史文献的方式初探(上)[J];写作;2002年15期
8 郑铁生;名符其实的《三国演义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9 梅新林,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晓文;“自负”与“自卑”——读《三国演义》有感[J];陕西审计;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蓝晓光;;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的竹兵器[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立;新版《三国演义》将开拍 高希希誓言要打造精品[N];文艺报;2008年
2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3 程兵;原创新漫画 《三国演义》魅力所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秋香;千淘万漉成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李岩;动画片《三国演义》开辟中日合作新模式[N];北京商报;2008年
6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语文》执行主编 桑哲;《三国演义》数字化助推名著研究性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尼东;《三国演义》大型系列邮票演绎的人才使用真谛[N];中国集邮报;2014年
8 ;文史对照插图本《三国演义》出版[N];文学报;2000年
9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李云峥;三国演义、航海信托与股市文化[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秀云;《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真一;京剧关公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金明淑;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郭萌萌;《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及文化教学[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耀程;《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鲍远苗;《三国演义》疑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岚南;《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的英雄观之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莉妹;《三国演义》在印尼的翻译与改编[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张盼盼;《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