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作为讨论对象,从数字美术馆的分类、改变、挑战与未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将当下世界范围内各美术馆对于数字美术馆的尝试以及数字艺术项目等作为研究案例。文章通过梳理众多实际应用案例,提炼出如何以实体美术馆为基础,在以观众作为中心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结合网站、移动应用APP与数字交互设备等数字媒介,增强观众在美术馆中的体验,扩散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影响力,更广泛地进行观众拓展,从目的与功能双方面促进美术馆的发展以及其在大数据时代中的转型。除此之外,对于数字美术馆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讨论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批判性地面对这个正在日益繁荣的新业态。文章最后将美术馆与智慧城市相联系,将数字美术馆作为智慧城市的文化入口,使城市成为美术馆。
【关键词】:数字美术馆 大数据 数字媒介 富媒体内容 沉浸式体验 观众主导 后博物馆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1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引言9-12
- 第二章 数字美术馆分类12-18
- 第一节 以线上展览为主的“数字美术馆”13-14
- 第二节 以展示新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美术馆”14-15
- 第三节 以GOOGLE ART PROJECT为代表的“数字美术馆”15
- 第四节 以VART等移动应用APP为代表的“数字美术馆”15-17
- 第五节 以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数字博物馆”17-18
- 第三章 数字美术馆带来的改变18-62
- 第一节 作品的改变18-25
- 一、作品数字化18-21
- 二、作品分类与黏性21-25
- 第二节 学习的改变25-36
- 一、学习时间的改变25-34
- 二、学习方式的改变34-36
- 第三节 空间的改变36-41
- 一、美术馆作为混合空间36-38
- 二、美术馆作为记忆宫殿38-41
- 第四节 观展的改变41-47
- 一、跨媒介叙事与非线性叙事42-44
- 二、实践感44-46
- 三、沉浸式体验46-47
- 第五节 观众的改变47-57
- 一、重新定义观众48-51
- 二、观众作为内容生产者51-54
- 三、虚拟社区与观众黏性54-57
- 第六节 研究的改变57-62
- 一、数据的研究57-59
- 二、循环的研究59-62
- 第四章 数字美术馆面临的挑战62-73
- 第一节 真实与虚拟62-64
- 第二节 分享与拥有64-66
- 第三节 孤岛与联合66-68
- 第四节 感性与理性68-70
- 第五节 娱乐与教育70-73
- 第五章 面向未来的美术馆73-77
- 第一节 迭代73-75
- 第二节 城市美术馆“CITY AS MUSEUM”75-77
- 第六章 总结77-78
- 参考文献78-80
- 附录一80-82
- 附录二82-94
- 致谢94-9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昌卉;;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艳;罗蕾;;嵌入式富媒体标签语言的研究与实现[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富媒体数字教材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2 苟海燕;基于Web富媒体信息报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清;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4 于喜清;移动社交客户端中富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4年
5 张路;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富媒体端到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杜宁宁;富媒体电视投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罗薇;基于富媒体的沉浸式阅读界面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刘麟;基于LASeR富媒体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0年
9 涂倩;移动终端嵌入式富媒体Studio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陈莹;基于SVG的富媒体系统设计及H.264差错隐藏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8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