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陌生化取向—赛珍珠译《水浒传》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文学翻译的陌生化取向—赛珍珠译《水浒传》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翻译的陌生化取向要求译者避免将文本归化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或显而易见的形式,而是采用异化的手段将源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保留下来。而这种差异性的诉求是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领域的差异性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彰显差异性的语言转换策略来实现的,因而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追溯差异性诉求的哲学和历史渊源,或界定描述差异性的各种术语或概念(如“异化”、“杂合”等),而是在讨论文学与文学翻译异质性的基础上,探索赛珍珠译《水浒传》翻译策略的差异性诉求在语言风格和文化策略上的表征,并揭示这种差异性诉求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意义。本文中,将赛珍珠译《水浒传》的陌生化表征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即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及文学层面。语言的层面包括原文词汇的字面对译、原文词语顺序的搭配及并列结构的陌生化翻译;文化表层的陌生化表现于詈辞、称谓、时间词汇以及典故方面;文学方面的陌生化则主要表现于原文说书体风格和人物话语形式。本文结合三个层面例证,总结赛珍珠翻译策略的主客观原因,对其翻译策略进行详尽分析并阐释赛珍珠陌生化的翻译策略对于汉外翻译以及汉语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文学翻译 陌生化取向 后殖民主义 赛珍珠 《水浒传》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7
- 摘要7-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5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1-12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2-13
- 1.3 Structure of the Study13-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6
- 2.1 Postcolonial Theory15-17
- 2.1.1 Definition of Post- colonial Theory15-16
- 2.1.2 Cultural Hegemonism16-17
- 2.2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17-22
- 2.2.1 The Core Concept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17-20
- 2.2.2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heory20-22
- 2.3 Defamiliarization22-24
- 2.3.1 Shklovsky’s Defamiliarization22-23
- 2.3.2 Defamiliarization in Literature23-24
- 2.4 The Applicability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the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24-26
- Chapter 3 Discussion of Pearl S. Buck’s Defamiliarization in All Men Are Brothers26-41
- 3.1 Pearl S. Buck and Shui Hu Zhuan26-29
- 3.1.1 Pearl S. Buck and Her Dual Cultural Identity26-27
- 3.1.2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Shui Hu Zhuan27-28
- 3.1.3 All Men Are Brothers by Pearl. S Buck28-29
- 3.2 Pearl S. Buck’s Defamiliarization at Lexical Aspect29-34
- 3.2.1 Defamiliarization of Time Word30
- 3.2.2 Defamiliarization of Nickname30-32
- 3.2.3 Defamiliarization of Swearword32-33
- 3.2.4 Defamiliarization of Allusion33-34
- 3.3 Pearl S. Buck’s Defamiliarization at Syntactical Aspect34-36
- 3.3.1 Parallel Sentence Patterns34
- 3.3.2 The Order in a Sentence34-35
- 3.3.3 Sentence Rhythm35-36
- 3.4 Pearl S. Buck’s Defamiliarization at Discourse Aspect36-41
- 3.4.1 Storytelling Form36-38
- 3.4.2 Character’s Speech Style38-41
- Chapter 4 Significance and Inspiration of Pearl S. Buck’s Defamiliarization41-50
- 4.1 The Intrinsic Value of Defamiliarization: Displaying the Difference41-44
- 4.2 The Ultimate Aim of Defamiliarization: Clearing up the Central Culture Hegemony44-50
- Chapter 5 Conclusion50-55
- 5.1 Major Findings50-51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51-53
- 5.3 Suggestions of Further Research53-55
- References5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荣;申连云;;后殖民语境下复译的必要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周理蕾;;翻译的“暴力政治”——论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3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温静;;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翻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5 苏琪;;“他者”的抵抗——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对“东方”形象的消解[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孙建成;温秀颖;;后殖民语境下《水浒传》英译本的文化特征——登特-杨新译本批评[J];外语研究;2008年02期
7 邵晓慧;;《耻》:后殖民语境中对历史和当下的反思[J];才智;2013年05期
8 宁显锦;;后殖民语境下《耻》中主人公卢里的浪漫主义情怀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9 王自玲;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逆差”及对策[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10 王自玲;;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与跨文化交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莉;;英语为谁所用——从后殖民语境看英语大众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曼;后殖民语境下对“忠实”翻译标准的重铸[D];同济大学;2008年
2 任芝芹;从翻译的角度看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构建[D];新疆大学;2007年
3 吴站伟;后殖民语境下库切小说中的老人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4 温静;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淑君;后殖民语境中的主体性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君;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和文化身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于淼;文学翻译的陌生化取向—赛珍珠译《水浒传》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悦;构建民族性:后殖民语境下的中英网站翻译[D];厦门大学;2007年
9 丁sヤ,
本文编号:391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9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