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系统的译文中人际意义再现:《无名的裘德》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评价系统的译文中人际意义再现:《无名的裘德》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评价系统是J.R.Martin和P.R.R.White等人对韩立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元功能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是人际功能的重要部分。唐丽萍(2004,p.36)指出,评价系统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人际元功能相比,超越了语气和情态,涵盖了构建修辞潜势的更广泛、更系统的人际意义范畴。它主要是针对赋值语义的阐释性理论。评价系统包括态度、介入和极差三个次系统。态度次系统可用来分析说话者或作者的情感表达,价值判断,审美观;介入次系统可用来分析说话者或作者的主体间立场;极差次系统则分析态度资源和介入资源表达的强度。汤普生(1996)指出,评价系统框架下的人际意义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中心部分。源语文本中的人际意义在小说译文中的不忠实再现会影响小说译文中的人物形象再现和目标读者对译文文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本文旨在从评价系统的态度,介入和极差这三个微观层面对比研究《无名的裘德》的张谷若汉译本和耿智与萧立明合译本中的人际意义再现的忠实情况,并且进一步总结了影响小说译文中人际意义忠实再现的因素。研究发现,《无名的裘德》的两个汉译本中,在评价系统的态度,介入和极差这三个微观层面都存在人际意义不忠实再现的情况。然而,这两个汉译本中人际意义再现忠实情况的差异明显表现在介入系统这一微观层面。从介入系统层面看,张谷若译本中的人际意义与源语文本的对等程度明显高于耿智和萧立明译本与源语文本的对等程度。笔者总结发现了影响评价系统框架下小说译文中人际意义忠实再现六个主要因素:(1)译者忽视了原作者向读者所传达的情感强度;(2)译者未能充分理解或错误理解源语文本中的人物形象;(3)译者受到自己翻译风格的限制;(4)译者没有考虑评价资源所在的语境;(5)译者未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考虑在内;(6)译者未将故事的情节发展考虑在内。另外,笔者还总结了小说译文中人际意义忠实和不忠实再现分别对目标读者的影响。本研究将评价理论用于英汉翻译对比研究,以期用评价理论对小说翻译中的人际意义对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希望对英语,汉语的写作,批评性阅读和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翻译 评价系统 《无名的裘德》 人际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3-4
- Academic Achievements ii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4
- 1.2 Research Purpose14-15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5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4
- 2.1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Appraisal System Abroad and Home16-18
- 2.2 The Application of Appraisal system to Discourse Analysis18-20
- 2.2.1 Appraisal System’s Applica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18
- 2.2.2 Appraisal System’s Applica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18-20
- 2.3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raisal Theory20-23
- 2.4 Translations of Jude the Obscure23-24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4-40
- 3.1 An Overview of Appraisal Theory24-25
- 3.2 Attitude25-33
- 3.2.1 Affect25-28
- 3.2.2. Judgment28-30
- 3.2.3 Appreciation30-31
- 3.2.4 The Boundaries of Affect,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31-33
- 3.3 Engagement33-37
- 3.3.1 Monogloss and Heterogloss34-37
- 3.4 Graduation37-40
- 3.4.1 Force37
- 3.4.2 Focus37-38
- 3.4.3 The Operation of Graduation in Attitude and Engagement Resources38-40
- Chapter Four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Jude the Obscure Withinthe Framework of Appraisal System40-63
-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ude the Obscure40-41
- 4.2 Categorization of Appraisal Resources in Translation into Three Sub-systems41-42
- 4.3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Attitude Resources42-48
- 4.3.1 Affect42-43
- 4.3.2 Judgment43-47
- 4.3.3 Appreciation47-48
- 4.4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agement Resources48-55
- 4.4.1 Monoglossic Resources48-49
- 4.4.2 Heteroglossic Resources49-55
- 4.5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Graduation Resources55-60
- 4.5.1 Attitude and Graduation55-58
- 4.5.2 Engagement and Graduation58-60
- 4.6 A Summary60-63
- 4.6.1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s with Regard to Faithfulness inTwo Versions of Jude the Obscure61
- 4.6.2 The Effects the Unfaithful and Faithful Realization of Appraisal MeaningsHave on Target Readers61-62
- 4.6.3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aithful Re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s inNovel Translation62-63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3-65
- 5.1 Major Research Findings63-64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64-65
- References65-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艳梅;;试探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2 刘策;;小说中话语的人际意义与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3 张辉松;;强调——人际意义的重要因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苏奕华;;同义转译的不同人际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司显柱;吴玉霞;;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比较与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于涛;汪云;;评价理论视角下英语公共演说语篇中人际意义的体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郝薇薇;王耀敏;朱海峰;;论语篇的人际意义体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吴利琴;;人际意义中的情态及其衔接[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9 陈懿;;对话的人际意义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钟丽君;;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雯萍;;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石春煦;;学科教学大纲的人际意义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孟盈珂;;科普语篇的人际意义:积极介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佳;;奥巴马和罗姆尼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的人际意义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战子;;社会学的语义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元会;翻译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诗芳;法庭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颖;从评价体系看商业评论中态度意义的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罗茜;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语气系统的汉语医患会话人际意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俊;包装名词在语篇中的态度意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评价系统的译文中人际意义再现:《无名的裘德》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9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