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发布时间:2017-06-11 05:03

  本文关键词: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当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要强化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避免其碎片化;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提升人文素养;要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核心,以学生赏析实践为重点,作品、作家、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事件四要素相互交织,讲授、交流、实践三点突破的教学模式。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有一批具备较强的通识教育意识、良好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优秀教师。
【作者单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育 文学欣赏 通识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课题“通识教育课程《文学欣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3JY05)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ZJB2013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12;I06-4
【正文快照】: 一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同和倡导,高职院校开设文学类通识课程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文学欣赏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教育部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曾颁布《关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桂新;谈文学欣赏的差异性[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张仁莲;谈文学欣赏的意义[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3 戴蓉;浅谈文学欣赏的意义[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4 谢爱英;也谈文学欣赏的意义[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5 臧化民;论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6 谢若玮;再谈文学欣赏的意义[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7 吴葳;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浅谈[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叶皖林;试论文学欣赏中的“理”与“情”[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高玉;论“反懂”的文学欣赏[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10 高芳艳;;文学欣赏教学策略之我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禹志云;;禅之顿悟与文学欣赏[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曾杰;;外国文学欣赏述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3 阮航;王数财;;文学欣赏课教学中的主体[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4 叶汝蓉;;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谈文学欣赏中联想和想象的意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诗枫;直面退休 善待自己[N];中国石油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力;文学欣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2 王丽霞;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缺失与培养[D];河南大学;2011年

3 林斌;在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校本课程的可行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440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