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挪威的森林》汉译本译者的显形与隐形

发布时间:2016-12-31 11:22

  本文关键词:《挪威的森林》汉译本译者的显形与隐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挪威的森林》汉译本译者的显形与隐形

房静荃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译者“隐形”、归化和异化理论,对《挪威的森林》四个汉译本展开了翻译研究。 译者“隐形”(invisibility)的概念是韦努蒂于199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Translation)中提出来的。韦努蒂在讨论隐形时,结合了德国翻译理论家F·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F)在1813年发表的《论翻译的方法》(Uber dieverschiedenenMethoden die ubersetzens’)中提到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韦努蒂看来,归化翻译就是一种“以透明、流畅的方式,把译文的异质性成分减到最少”。异化翻译是一种“不流畅或疏远的翻译风格,意在通过突显原文的异质性身份,并保护其不受译入文化的支配,显示译者的存在”。韦努蒂的译者隐形理论最初是用来描述译者在当代英美文化中的状况和活动的。既在英美殖民地的霸权主义中,译文被看作是派生性的。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理论逐渐成为翻译方法的理论依据,现在作为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被广泛研究。主要通过这种理论来分析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判断译者的显形与隐形。本文根据韦努蒂的理论,站在译者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具体表现为,异化翻译显示译者的存在,既译者显形;归化翻译显示译者的隐身,既译者隐形。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现代小说家村上春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从多部汉译本中选取了四个具有影响的汉译本,分别是199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钟宏杰、马述祯译本;2000年台北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叶蕙译本;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林少华译本;2003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赖明珠译本。试从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的译者显形与隐形的翻译理论角度,利用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理论,,从字词、句法、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入手,对《挪威的森林》四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论文首先解释了韦努蒂关于译者显形和隐形的观点以及归化和异化理论。并分别从字词、句法、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对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四个汉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又分成外来词、语顺、特有文化资料、成语、减译和变译、译者所处环境和历史时期六个小方面。得出韦努蒂译者显形和隐形理论在中日翻译中是具有可行性的这一结论。 本论文在前人进行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译者显形与隐形、归化与异化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挪威的森林》汉译本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李书琴;钱宏;;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朱明胜;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蔡静;;从鲁迅、孙致礼看现当代文学翻译异化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朱明胜;归化翻译与文化形象的缺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卢志君;;文学作品名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荆兴梅;;外宣翻译中词汇的文化空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林夏;李慧芳;;从译者意图看翻译策略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韩娟;;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陆欢;;浅论《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文体区别及相关翻译归化、异化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涂秀青;;也谈中国英语的标准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宁;;从“Friends”的中文字幕翻译浅谈英文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原则[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伯鼎;;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山青;;文化的焦点,后现代的视角:2000年以来我国异化和归化研究综述[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山青;;文化构建语境下归化与异化的共存[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思思;;基于语料库的字幕翻译归异化现象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梁远翥;;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张敏生;时空匣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李海军;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翁元达;从言语外知识的角度浅谈口译中的理解障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径;口译员视角的归化与异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圆圆;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京华烟云》中的文化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俊伯;文学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小静;文化飞散视角下的翻译策略—林语堂《浮生六记》个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人杰;求异和求美—许渊冲汉语古诗英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姜俊;接受理论视角下的“金陵判词”霍译本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明;;解读小说《在亚当之前》汉译中的概念合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郭鸣鹤;梁春凝;;浅议文学翻译中的译者风格——《金银岛》节选三个译本的赏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李琴;;斯塔罗斯金《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汉译本出版[J];民族语文;2010年02期

4 刘仁秀;“异化”还是“归化”——关于Emma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罗国华;;“五四”运动前《圣经》汉译的策略选择[J];嘉兴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献军;止贡“贡巴”小考[J];中国藏学;1998年04期

7 刘迎胜;;巴托尔德《突厥斯坦》汉译本读后[J];西域研究;2008年04期

8 刘志刚;;英语电影片名的汉、俄译本对比与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汤晓方;中世纪历史的珍贵巨著《史集》——汉译本《史集》评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3年06期

10 王青;;bumper=AmE fender?[J];英语知识;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览;;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汉译本问世[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金炎;;法国年鉴学派名著《封建社会》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3 丁日初;;丁日初复白吉尔教授的信[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4 皮路思;;《史集·部族志·札剌亦儿传》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5 刘迎胜;;至元初年以前的垂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A];蒙古史研究(第四辑)[C];1993年

6 加藤千代;朱丹阳;;关敬吾先生与中国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7 段玉泉;;中国藏西夏文文献未定名残卷考补[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8 胡国柱;;中国世运中的《第一书》[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英津;;简论西夏语译《胜相顶尊惣持功能依经录》[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10 孙伯君;;西夏宝源译《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考略[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洪亮;[N];人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邓丹 陈芝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杰平;[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马孟良;[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N];光明日报;2006年

6 古丽莎·依布拉英 (维吾尔族);[N];文艺报;2009年

7 刘钢;[N];学习时报;2005年

8 元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刘永佶: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教授、硕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00年

10 高山杉;[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泳准;《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段玉泉;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岱玉;《元史·诸王表》补证及部分诸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余健明;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郑连忠;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刘建树;印度梵剧《沙恭达罗》英汉译本变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秋凤;文学作品中互文单位的翻译表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仁增;浅析《米拉日巴传》三种汉译本的比较[D];西藏大学;2013年

2 王微;西风颂及其四个汉译本文本肌理的认知美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王瑜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汉译本评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孙学明;藏医学典籍《医学四续》三种汉译本之术语比较分析[D];西藏大学;2010年

5 赵冉;美国小说《教父》汉译本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景磊;《叶甫盖尼·奥涅金》汉译本比较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茵;语料库辅助的无名的裘德汉译本翻译腔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肉内杰;《米拉日巴传》的三种汉译本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侯雅;《美国文学简史》汉译本中的误译例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雅青;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比研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两个汉译本[D];湖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挪威的森林》汉译本译者的显形与隐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29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