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P.Seaton和许渊冲唐诗英译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P.Seaton和许渊冲唐诗英译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2年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P.Seaton和许渊冲唐诗英译对比研究
王新星
【摘要】:翻译是一项伟大的人类活动。它让生活在不同语言社会的人们能够通过翻译这一活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翻译实践活动历史悠久,涉及面广。文学翻译作为翻译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翻译理论的丰富做出了巨大贡献。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语言的精华所在。由于诗歌在形式上短小精悍,内涵丰富,因此翻译难度相当之大。然而随着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翻译家涉足诗歌翻译。 美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J.P. Seaton、我国著名学者许渊冲是众多优秀翻译家中的卓越代表。他们采取的翻译方法不同,J.P. Seaton用的是自由体,他没有考虑唐诗的节奏、韵律及平仄,而是重视其中的直觉印象及效果,重视“意象的并置”、“鲜明的细节”以及“鲜明的呈现”;而许渊冲用的是诗歌体,他的翻译基于他著名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所谓“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所谓“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这一说法逐渐被后人理解为“有我之境”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附着在所描绘的景物上,而“无我之境”则是从客观的角度来描绘景物。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虽然不是在直接描绘景物,但是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或多或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翻译的作品里面,这是影响翻译作品不同风格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对许渊冲与J.P. Seaton的中国古诗翻译策略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从一个新的角度——“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对比了两者的译文,并探讨分析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对同一作品不同译作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取对比分析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中国古诗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正是由于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许渊冲和J.P.Seaton在翻译中国古诗时选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就许渊冲而言,由于他把繁荣世界文化作为根本目的,他致力于在译诗中实现“三似”,传达中国古诗的“三美”,进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具体而言,他的译文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对偶、反衬、句长、重复、尾韵以及丰富的内涵等,因此,他的翻译更倾向于“无我之境”。相比之下,J.P.Seaton运用了意象并置,特定的排版方式,“绝对节奏”和“自由诗”等意象主义原则来翻译中国古诗,从而忽视了诸多构成中国古诗的特征,因此,他的翻译更倾向于“无我之境”。然而,不管译者更倾向于哪一种“境界”,译文都是两种境界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由此可见,唐诗英译的过程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相互交融的过程。唐诗英译的结果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把握好“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尺度,才能让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易于让读者接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明;中国翻译美学初探[J];福建外语;1998年02期
2 陈国坚;;三十年诗词西译杂谈——兼评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周穷;夏述贵;;试论移情作用的两个层次——兼析“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柯汉琳;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新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寇鹏程;;历来关于王国维“有我”、“无我”之境的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英凯;“形美”、“音美”杂议——与许渊冲教授商榷[J];外语学刊;1982年03期
7 辛申;读许渊冲译毛泽东词《贺新郎》札记[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8 廖红;;解读诗歌翻译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英译唐诗《枫桥夜泊》赏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马士奎;詹姆斯·霍尔姆斯和他的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3期
10 王洪涛;;傅雷与霍姆斯面对面——在中西互鉴中走向翻译标准的解构与重建[J];上海翻译;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洋;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段敏;翻译家许渊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菲菲;许渊冲译诗中的“竞赛”与“创造”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湘萍;美学追求—庞德与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金声;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付昌玲;从解释学法则看译者身份的转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曹军;曹青;;许渊冲诗歌翻译美学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孙净丽;;试论英语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万莲;徐敏;张静;;关于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点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乐黛云;;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张晓光;;基于功能理论下的英译汉中的情态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惠玲;;现代奥菲尔思之道——叶维廉与里尔克诗的《诗意》(die poetische Idee)与奥菲尔思精神[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士强;;形式的“内容”与文化身份认同——浅析叶维廉诗歌的形式及其变化[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焦晴;从顺应论角度看双关广告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诗歌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陈木茵;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张如贵;古典汉诗英译中意象的再现[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左筱林;格律诗音韵的翻译处理[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申丹;;中国古诗翻译模糊美中的隐秀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青;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朱曼华;许渊冲,诗歌翻译史上一颗璀璨的星[J];大学英语;2001年07期
9 丁志聪;两种不同的翻译观思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刘慧宝,郭厚文;诗译与译诗[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杰;;钱钟书翻译理论探秘[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朱明海;;化俗为雅、化雅为俗——许渊冲英译《西厢记》赏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3期
3 黄萍;;从翻译中发现美——浅谈许渊冲教授古诗英译“三美”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0期
4 刘安军;;从《大风歌》的翻译看许渊冲的三美论[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进;;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英译比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6 张孜婷;;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李清照词的英译中的再现(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7期
7 陈彦;;“联大人”你将站在哪一边?[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6期
8 郑莉;;许渊冲的文学翻译思想研究[J];语文学刊;2008年23期
9 闫培瑜;;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比读——以许渊冲与庞德诗歌翻译为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12期
10 殷航;;译中探“美”——许渊冲英译唐诗《将进酒》赏析[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许渊冲古诗英译的艺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郦青;;论韵体译诗之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管筱明;;从出版角度看译者的责任与译本的市场定位[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4 李玉良;;《诗经》翻译的两大难题[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允;;从文体特征的对比分析评《上邪》的英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萍;;毛泽东诗词与语义模糊数字的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吉灵娟;;论文化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意境传达[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曾惟民;;永恒的缺失之美——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汉译法的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璐夷;;从读者反映论见英译《西厢记》中的文化因素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渊冲;[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高民;[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许钧;[N];文汇报;2006年
5 吴学昭;[N];南方周末;2010年
6 秋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吴岳添;[N];南方周末;2004年
8 朱曼华;[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余斌;[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叶之青 杨咏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贾卉;符号意义再现:杜甫诗英译比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庄刚琴;由否定性到不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吴珺如;论词之意境及其在翻译中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陈奇敏;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钱雅欣;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晶;从许渊冲翻译美学视角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索彦英;基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探讨许渊冲英译唐诗的审美再现[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钱晨;从许渊冲的诗歌翻译论译者主观性[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祝琳;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昆;论许渊冲的翻译美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聂韶峰;从译者的主体性看许渊冲唐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肖琳;论许渊冲唐诗翻译中的主体性发挥[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宁济沅;论许渊冲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彰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J.P.Seaton和许渊冲唐诗英译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3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