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称呼语及其翻译的语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京华烟云》中称呼语及其翻译的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称呼语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特征。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汉英称呼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很多汉语称呼语在英语称谓系统中很难找到其对应准确的表达方式。“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运用其娴熟的英文写作技巧和深厚的语言功底,通过英文小说的形式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包括汉语称谓系统。因此,林先生对称呼语的处理值得我们研究借鉴。本研究以维索尔伦的语境动态顺应论为基础,选取林语堂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中译本(张振玉译《京华烟云》和郁飞译《瞬息京华》)中出现的称呼语为研究对象,建立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小型双语平行数据库,统计并分析了Moment in Peking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称呼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归纳总结了该小说中称呼语翻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中称呼的动态使用及其动态翻译。 研究发现:(1)Moment in Peking作为华裔英语文学的代表,,虽是用英文写作,但是小说描写的是中国社会及文化,其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创作性的汉译英的过程,因此,林语堂的创作便带有翻译的性质;(2)为了实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林语堂的原作在对称呼语的处理上体现了一种杂糅性翻译,他借用英文中的词缀概念创造性地再现中文称呼语,尤其是人名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3)通过对比分析原作和两本译作,林语堂和两位译者对称呼语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七种,其中最主要的有直译、音译和意译,并且直译在三个版本中所占比例最大,而意译所占比例比直译少得多,另外两汉语译本都存在个别误译现象;(4)林语堂在创作性的汉译英过程中,对称呼语的处理较多地使用了归化策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独特的中华文化,而张译本和郁译本都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回译,为了帮助译作的读者正确和完整地看懂原作,两位译者都尽可能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而是通过归化翻译让原作者靠近读者。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小说中称呼语的使用具有动态性,相应的翻译也体现了动态选择的过程。称呼语的翻译是译者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译者通过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不断适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变化,达到语言成分与语境的动态顺应。
【关键词】:京华烟云 称呼语 动态语境顺应论 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12
- 1.2 Research questions12-13
- 1.3 Research methodology13
- 1.4 Research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13-14
- 1.5 Thesis structure14-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7
- 2.1 An overview of studies on address forms16-22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address forms abroad16-18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address forms at home18-22
- 2.2 An overview of studies on Moment in Peking22-25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Moment in Peking and its Chinese versions22-25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in Moment in Peking1625
- 2.3 Summary25-27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7-37
- 3.1 Introduction to Adaptation Theory27-31
- 3.1.1 Making choices27-28
- 3.1.2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28
- 3.1.3 Four angles of investigation28-29
- 3.1.4 Picture of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29-30
- 3.1.5 Dynamic context adaptation30-31
- 3.2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this study31-37
- 3.2.1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ddress forms in the framework of AT32-35
- 3.2.2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address forms in the framework of AT35-37
- Chapter Four Data Collection37-48
- 4.1 Criteria for data collection37-39
- 4.1.1 Authoritativeness37-38
- 4.1.2 Representativeness38-39
- 4.1.3 Authenticity39
- 4.2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database39-43
- 4.2.1 Classification of the data39-42
- 4.2.2 Tagging the language materials42
- 4.2.3 Making excel files42-43
- 4.3 Statistic results43-48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48-66
- 5.1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method48-49
- 5.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s49-50
- 5.3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by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s50-66
- 5.3.1 Naming address forms51-56
- 5.3.2 Kinship address forms56-62
- 5.3.3 Social address forms62-65
- 5.3.4 Summary65-66
- Chapter Six Dynamic Con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66-74
- 6.1 Dynamic use of address forms in Moment in Peking66-68
- 6.2 Adaptation to communicative context68-72
- 6.2.1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68-69
- 6.2.2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69-71
- 6.2.3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71-72
- 6.3 Dynamic context and translation72-74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74-77
- 7.1 Summary of the major findings74-75
- 7.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75-76
- 7.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76-77
- Bibliography77-81
- Appendix 181-93
- Appendix 293-94
- Acknowledgements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陈俊,彭仁忠;称呼语在中西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3 赵亮;试论“语言是社会的镜像”——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丁崇明;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5 汤贤均;析“祥林嫂”之类称呼语的结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荣晶;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及其相关因素[J];思想战线;1994年02期
7 陈丽冰;《雷雨》称呼语的特点及原因[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宁越红;俄语名词称呼语交际类别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6期
9 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项小明,曹琳琳;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淑珍;;称呼语运用例谈[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绍明;;军人制式称呼语浅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秀芹;张积家;;关于“老外”一词的心理学研究——对一个称呼语使用动机和感受的调查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曹铁根;;称呼与得体[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9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江涛;刘璐瀛;朱怀球;;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metagenomes[A];第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元 田梅;称呼泛化折射时尚变迁[N];贵州政协报;2011年
2 张春芳;相似的中韩称呼语[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张永奋;临时称呼语趣谈[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销售基本知识(三):交往中相互介绍的细节[N];电脑商报;2003年
5 小易;带着翻译网上游[N];健康报;2002年
6 王泉根;古人取“字”的解析[N];河南科技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韩冬 实习生 张玉红;“老外”在唐山找到“家”[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8 李航;我市以“巧”促“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N];商丘日报;2006年
9 陕西 万重;轻松实现界面无闪烁多语言切换[N];电脑报;2001年
10 淄博水利技工学校 李继芳 山东工业大学物流工程技术中心 王莹;机械装配图的逐级爆炸效果[N];计算机世界;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刘妍;文化与语言的跨界之旅:《庄子》英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曹志建;功能主义视角下软性法律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俊妃;《京华烟云》中称呼语及其翻译的语用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2 杨芳;大学生称呼语转换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李彦;文学作品中的称呼语与翻译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英实;关于初级中学《朝鲜语文》教科书的称呼语研究现状[D];延边大学;2011年
5 王亚丽;《聊斋俚曲集》称呼语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张夕宽;军校学员称呼语的使用及其同军校文化与网络结构的互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程冰;现代韩中称呼语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8 张丽;称呼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西北大学;2010年
9 郁万霞;甘肃永登地区称呼语及其演变的调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毛仕慧;中英称呼语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京华烟云》中称呼语及其翻译的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5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