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经历了由特殊阐释学到普遍阐释学,再到哲学阐释学的漫长发展历史后,这门古老的学科又在二十世纪的人文科学领域再度焕发活力。哲学阐释学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学翻译历来又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复杂性而备受关注。因此,将哲学阐释学引入文学翻译研究必将会为文学翻译开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本文紧紧围绕“翻译即是理解和解释”这一命题展开论述。首先较为全面地回顾了阐释学的基本理论,指出其与文学翻译的必然联系。在阐释学视角下的文学文本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辩证统一体,因而,文学翻译天生具有解释性,但同时又是有限的解释。文学翻译过程就是阐释的循环过程,它始终受到翻译主体的前理解和历史性的影响,因而是无法做到纯客观的解释。此外,作者还选取了英诗《哀希腊》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典型优秀中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译者在其形式、意义、修辞、韵律等方面的不同理解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阐释学的文学翻译理论,旨在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近年来,文学翻译的阐释学理论研究对西方翻译界的影响力可谓与日俱增,但国内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却见之甚少。因此,借鉴国外已有的优秀翻译研究成果,对于构建系统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还突破了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为其提供了多角度的标准,与此同时,它也是翻译研究向跨学科方向发展的一次全新体验。
【关键词】:阐释学 文学翻译 文本的不确定性 文本的历史性 阐释的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ACKNOWLEDGEMENTS7-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5
- 1.1 Background10-12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12-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S OF THE STUDIES ON HERMENEUTICS15-31
- 2.1 Origin of Hermeneutics15-16
- 2.2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in Modern World16-19
- 2.3 Key Concepts of Modern Hermeneutics19-27
- 2.3.1 Theory of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Hermeneutics19-21
- 2.3.2 Theory of “Fore-understanding ”in Hermeneutics21-22
- 2.3.3 Theory of “Fusion of Horizon ”in Hermeneutics22-23
- 2.3.4 Theory of Historical Attribute in Hermeneutics23-25
- 2.3.5 Theory of Hermeneutic Circle25-26
- 2.3.6 Theory of Language in Hermeneutics26-27
- 2.4 The Intrinsic Correlations between Hermeneutics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27-31
- CHAPTER THREE A HERMENEUTIC STUDY ON LITERARY TRANSLATION31-47
- 3.1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Text31-35
- 3.1.1 Openness of Literary Text32-33
- 3.1.2 Determinateness of Literary Text33-34
- 3.1.3 Dialectical Unity of Determinateness (Openness) and Indeterminateness (Closeness)34-35
- 3.2 Literary Translation as Hermeneutic Comprehension35-38
- 3.3 Literary Translation Process —“A Hermeneutic Motion”38-47
- 3.3.1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past Opinions of Translation Process39-41
- 3.3.2 Steiners’Hermeneutic Motion41-47
- 3.3.2.1 Trust42-43
- 3.3.2.2 Aggression43-44
- 3.3.2.3 Incorporation44
- 3.3.2.4 Compensation44-45
- 3.3.2.5 Sum-up45-47
- CHAPTER FOUR A CASE ANALYSIS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47-62
- 4.1 Brief Introduction47-50
- 4.2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Isles of Greece50-60
- 4.2.1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hoosing Forms50-51
- 4.2.2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Poems’Meaning51-55
- 4.2.3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Rhetorical Device55-58
- 4.2.4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usical Device58-60
- 4.3 Sum-up60-6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2-65
- BIBLIOGRAPHY65-69
- APPENDIX69-79
- AppendixⅠ The Isles of Greece69-71
- AppendixⅡ Su Manshus’version of The Isles of Greece71-73
- AppendixⅢ Zha Liangzhengs’version of The Isles of Greece73-76
- AppendixⅣ Gu Zixins’version of The Isles of Greece76-79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79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晓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J];飞天;2011年12期
2 韩丽;薛富强;;意境美的重新塑造——文学翻译艺术的真谛[J];大家;2011年14期
3 李潇;;文学翻译中文化霸权的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家新;宋炳辉;高兴;何言宏;;“拿来”的必要与急切——“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六[J];上海文学;2011年08期
5 高丽;;刍议文学翻译之难[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6 肖尊岚;杨志豪;旷爱梅;;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麦合木提·麦麦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8 许钧;;文字·文学·文化——关于“文字翻译”与“文学翻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李亚峰;高涵;;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王洁;孟庆娜;;浅析外国文学的翻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芦笛;;从斯坦纳的阐释学角度看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5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雪彬;;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在文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孔喜;杨炳钧;;文学翻译译文修改的原型论取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士君;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光明日报;2005年
2 赵兰英;我国文学翻译后继乏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怀谦;文学翻译缺失多[N];人民日报;2005年
4 周士君;如何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熙涵;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N];文汇报;2008年
6 明江;“我们强烈感受到民族文学翻译的使命”[N];文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任震宇;文学爱好者翻译异军突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刘建林;文学翻译不宜“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烁;文学翻译缘何沦为“零首选”[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常立;“他们”作家研究:韩东·鲁羊·朱文[D];复旦大学;2004年
3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刘军;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6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7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9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文学翻译的文本阐释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年
3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付红桥;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小倩;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石开妍;从阐释学和目的论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和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凤英;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胡志艳;聚光灯下的译著[D];苏州大学;2008年
9 贾晓慧;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10 张斯笛;从伽达默尔的前见理论看文学翻译中的误读[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