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自传《向前一步》的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3:20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的自传《向前一步》的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步深化。汉斯·弗米尔作为其代表人物之一,提出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是一种有意图、有人际关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本文依据文本类型理论,简要分析原文特点及其跨文化交际目的,进而探讨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作品中的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目的论三原则对翻译作品《向前一步》(Lean In)的理论指导,结合笔者的翻译实践,分别总结出词汇、意群、语篇三个层面的翻译策略。本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引言部分对翻译理论依据、翻译作品意义等进行综述;文献综述部分阐述国内外翻译目的论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弗米尔的翻译观及目的论的提出;第三章分析翻译作品原文与目的论的应用性;第四章为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作品分析,从词汇翻译策略、意群翻译策略和语篇翻译策略三个层面展开;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内容做出总结。
【关键词】:目的论 跨文化交际 向前一步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引言8-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9-14
- 2.1 汉斯·弗米尔的翻译观9-10
- 2.2 目的论的提出与质疑10-12
- 2.3 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12-13
- 2.4 目的论的应用性探讨13-14
- 第三章 《向前一步》的文本介绍14-17
- 3.1 作者介绍14-15
- 3.2 文本分析15
- 3.3 文类特点15-16
- 3.4 翻译难点16-17
- 第四章 目的论指导下的《向前一步》翻译策略17-31
- 4.1 词汇层面18-21
- 4.1.1 增词、减词18-20
- 4.1.2 词类转换20-21
- 4.2 意群层面21-25
- 4.2.1 增译、减译21-22
- 4.2.2 改写22-23
- 4.2.3 拆分、重组23-25
- 4.3 语篇层面25-31
- 4.3.1 显性连贯结构的重建26-28
- 4.3.2 隐性连贯结构的重建28-31
- 第五章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附录33-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湛明娟;张景华;;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2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01期
4 房毅;;中国热点选题月度分析报告——成功励志类图书选题分析[J];全国新书目;2011年05期
5 乔楠;;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4期
6 张新红;文本类型与法律文本[J];现代外语;2001年02期
7 郑立群;;语篇翻译之四要素[J];中国翻译;2010年01期
8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的自传《向前一步》的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