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
发布时间:2017-04-22 20:10
本文关键词: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译者对原作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无论是有意识地或是无意识地,翻译者对原著的改写,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目的语,以及相关赞助者所属的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诗学观等诸方面的文化操控,其目的是确保译作能被目的语的受众或读者所接受。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美国汉学家、著名译家葛浩文将其翻译成英文,并改名为Red Sorghum。此书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后,一度在西方国家畅销。笔者通过对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和由葛浩文所翻译的英译本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译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忠实于莫言的原著,两个版本在许多地方有很大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葛浩文的英译本是译者对源文本的操控性改写。对此,,本论文将以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点,重点分析莫言的原著与葛浩文的英文译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论文通过对《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与原著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译者对源文本的一种改写。造成改写的原因是目标语文化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对译者的制约。而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当下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产业的文化生产是受到市场或受众需求制约的,操纵理论或翻译改写也不过是阐明了市场操控的基本原理。同时,论者也指出,作为翻译的改写,虽然受制于译者所属的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念以及赞助者以及其它文化因素的制约,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但还是没有背离原著文本的基本限定,因此从诸如“红高粱”等基本意象,故事发生的文化地域空间与中国抗日战争时代语境,人物关系,思想感情,社会风俗,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看,均保留和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蕴。这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原著本身的审美意蕴对英美读者所产生的吸引力;同时,这也是作为译本的Red Sorghum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 改写 文化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5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11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1-12
- 1.3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12-13
-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0
- 2.1 A Profile of Mo Yan and His “Hong Gaoliang Jiazu”15-16
- 2.2 An Introduction to Howard Goldblatt and His English Version of Red Sorghum16-18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Original Text of “Hong Gaoliang Jiazu” and Its EnglishVersion of Red Sorghum18-20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20-26
- 3.1 Andre Lefevere and His Rewriting Theory20-21
- 3.2 Three Factors of Rewriting Theory21-26
- 3.2.1 Ideolog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21-22
- 3.2.2 Poet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22-24
- 3.2.3 Patron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24-26
- Chapter 4 Ideological Rewriting in Red Sorgh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writing Theory26-36
- 4.1 Political Rewriting26-29
- 4.2 Religious Rewriting29-30
- 4.3 Social Ideological Rewriting30-34
- 4.4 Sex-related Ideological Rewriting34-36
- Chapter 5 Poetic Rewriting in Red Sorgh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writing Theory36-46
- 5.1 Rewriting of Cultural Expression36-41
- 5.1.1 Rewriting of Historical Cultural Expression36-38
- 5.1.2 Rewriting of Cultural-loaded Expressions38-41
- 5.2 Rewriting of Lexical Expression41-43
- 5.2.1 Rewriting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41-43
- 5.3 Simplification43-46
- Chapter 6 Conclusion46-49
- 6.1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46-47
- 6.2 The Limitation of the Thesis47-49
- References49-52
- Appendix52-53
- Acknowledgements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东;张艳;;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王向兰;浅析大江健三郎与莫言的边缘化写作[J];日本研究;2004年04期
3 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李兆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负载词的处理[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3期
5 钟志清;;英美评论家评《红高粱家族》[J];山花;2001年01期
6 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年05期
7 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1期
8 胡小林;;文学王国的缔造者——莫言与福克纳比较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的《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