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基督教儿童小说《安乐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1:16

  本文关键词:基督教儿童小说《安乐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乐家》 基督教 儿童文学


【摘要】:文章以1882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博美瑞译介的基督教儿童小说《安乐家》为研究对象,讨论这一早期翻译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该书明显受到了《天路历程》的影响,通过主人公寻找安乐家的故事表现其确立基督教信仰的过程,反映了近代来华传教士试图培养中国小基督徒的潜在意图。小说以乐曲《安乐家》作为线索结构全书,叙述节奏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同时,作品反映了19世纪英国儿童的生存状态,对中国儿童文学构成有益的补充。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安乐家》 基督教 儿童文学
【基金】: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传教士与儿童文学的翻译”(09SG44)
【分类号】:I106.8
【正文快照】: 《安乐家》(Christie’s Old Organ,or Home,Sweet Home)是一部早期译介到中国的基督教儿童小说,共十四回,1882年由画图新报馆刊印,不注译者(图1)。据雷振华(George A.Clayton)编纂《基督圣教出版各书书目汇纂》(汉口圣教书局1918年)可知,译者为博美瑞(Mary Harriet Por-te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莉华;;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J];文学遗产;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梅,田祥斌;狄更斯笔下的孤儿形象[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李柏胜;;论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两面性[J];青年文学家;2012年02期

3 周佳球;;《艰难时世》的基督教视角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勇梅;;试论狄更斯塑造的儿童形象的现实意义[J];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成梅;跨文化文学接受与老舍小说创作的发生和发展[J];人文杂志;2000年03期

6 伍厚恺;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谢茹;;《圣诞颂歌》中多变时间的不变魅力[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2期

8 傅守祥;论《双城记》浪漫现实主义的仁爱精神[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赵国荣;;人道主义精神在小说《双城记》中的体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赵玉霞;;浅析《雾都孤儿》的童话色彩[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悦;;体制下的牺牲品——《荒凉山庄》中的法律机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千山;;在幻情中展现心灵——从汤萍“魔界系列”小说意义解读说起[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一春;狄更斯与英国流浪汉小说传统[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春梅;论《绿山墙的安妮》的写作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试论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情节中的巧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孔瑞;小说《雾都孤儿》中前景化特征的文体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青;家长选择儿童读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艳利;《蒙学报》与晚清中国儿童文学的觉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岩甲;目的决定译本[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蒋波;狄更斯笔下的正面男主人公与其周围女性间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忠纯;论基督教(圣经)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洪艳;狄更斯笔下的讽刺型女性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4期

2 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3 朱静;;新发现的莎剧《威尼斯商人》中译本:《剜肉记》[J];中国翻译;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乔;;中少社推王巨成新作《震动》[J];出版参考;2010年28期

2 谷斯范;;包蕾与《斩龙少年传奇》[J];新文学史料;1990年04期

3 林锦;从磨镜台到索溪峪[J];天涯;1993年01期

4 骆之恬;;于细微处见精神[J];中华魂;1996年10期

5 王建军;愿儿童文学百花园中奇葩竞艳[J];少年月刊;2000年Z2期

6 吴建荔;儿童文学教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S1期

7 邱华栋;母狼布兰基[J];东方少年(阳光阅读);2004年01期

8 赵淑萍;;我的老师方卫平(外一题)[J];文学港;2006年05期

9 ;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J];出版参考;2007年03期

10 薛涛;;让经典阅读润泽孩子的心 不读张之路会怎么样[J];文学少年(小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子祺;;福建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回顾和感想[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2 曹祖平;;数码“十”破译: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结构基因[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谢铭;;论马赖与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陈治国;;两种“孝”观念:儒学的与基督教的[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春芳;;论西方浪漫主义运动的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风;;东南亚华文儿童文学在蓬勃兴起[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曹晋杰;;试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儿童文学[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韦宏;;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与影响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邹敏;;《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考试教材建设之探讨[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红莉;;论河北儿童文学的审美品质及现代建构[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钟华生;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来深开讲阅读与写作[N];深圳商报;2009年

2 记者 刘秀娟;理解尼古拉 关爱童年[N];文艺报;2009年

3 朱世强;兰大教授呼吁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儿童文学[N];西部时报;2009年

4 记者 刘秀娟;“考拉丛书”掀起澳洲儿童文学翻译出版新篇章[N];文艺报;2009年

5 记者 陈香;“儿童文学并非只为少年儿童而写”[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刘斌 中宣部干部,,曾挂职耀县任县委副书记;我与儿童文学之缘[N];铜川日报;2010年

7 谭旭东;儿童文学的文化坐标[N];学习时报;2010年

8 王珍 韩静慧 (本报记者 王珍);突破与困境: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心路历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钱淑英;世界的视野本土的角度[N];文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锐;儿童图书市场“洋盛中衰” 儿童文学读物呼唤精品[N];工人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斌;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董国超;神话与儿童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田媛;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晶;从文学经典到数码影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颖;基督拯救中国?——伦敦会传教士麦嘉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红;《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儿童文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王景;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D];安徽大学;2010年

3 张梦煦;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少女题材小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梦雪;想象儿童[D];河南大学;2010年

5 吴芳芳;《小朋友》1922-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桂云;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解读我国五四以来儿童文学的译介[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韩清华;儿童的画像[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燕;阿丽思在中国的沉重脚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9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539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