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9:00

  本文关键词: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批评 生态危机 本体 限度 建构


【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日益恶化,生态思潮则愈加迅速的向前推进。从生态的角度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成为了众多学者们逐渐采纳和运用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文学批评的产生和发展顺应时势并且意义深远。 然而,生态批评虽然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并且备受关注,但这还不足够保证其必定能有一个非常明亮和平坦的未来之路。生态批评起源于思想文化批判,并且以从根源上纠正和丰富人类的思想文化资源,警醒人类认清楚自身自古以来在思想和文化传统上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缺陷,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生态批评不能仅仅停留在美好的愿望上,它要付诸实践,要发展,要完善,要真正成为一支成熟的理论体系,就不能仅仅在表象上游走,还需要在回顾和继承传统文学在生态思想上的成就的基础上,解决传统文学没有注意到或是不能够解决的各类思想问题,从而建立更为适时的、有效的、成熟的生态哲学体系、生态美学体系和生态批评体系。生态批评不仅需要“颠覆”,更需要“建设”,走上理论的成熟是生态批评的必然诉求,形成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理论著述和作品,是生态批评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探讨生态批评的源起、发展和诉求,以期找到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和梳理生态批评的本体研究状况;第三部分“生态批评的限度研究”是本论文的重中之重,通过五个方面来挖掘当下生态批评本身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第四部分是建立在前三部分的论述基础之上,在了解了生态批评的本质特征以及探索出生态批评其限度问题之后,为走向建构的生态批评发展之路提出三方面建议;第五部分为小结,以“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为题,阐发本论文的核心思想,,以期表达论者对生态批评未来发展给予的希望。
【关键词】:生态批评 生态危机 本体 限度 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一、 绪论7-10
  • 二、 生态批评的本体研究10-23
  • (一) 生态批评的术语界定和美学意蕴10-13
  • (二) 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博弈13-16
  • (三) 生态整体主义与主体间性思想16-18
  • (四) “科技与理性”与生态主义的对抗18-23
  • 三、 生态批评的限度研究23-38
  • (一) 生态批评的学理性和方法论问题23-26
  • (二) 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问题26-29
  • (三) 生态批评的艺术取向问题29-32
  • (四) 新世纪生态文学的尴尬处境32-34
  • (五) 生态视角下文学经典的重审问题34-38
  • 四、 走向建构的生态批评之路38-45
  • (一) 立足大地的生态批评38-40
  • (二) 正视生态批评发展的阶段性40-42
  • (三) 走出去的生态批评42-45
  • 五、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刚;刘文良;;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2 曾永成;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陈茂林;环境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绿化——论生态批评[J];当代文坛;2003年04期

4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5 杨春时;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6 王诺;斯洛维克;王俊f

本文编号:1090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90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