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02:01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品金融化 艺术品份额化 艺术品交易模式 艺术品对冲机制


【摘要】:艺术品金融化的目的是要有效增加流动性,分散市场风险并促进财富的增长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本文将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艺术品从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品形态发展出商品形态。第二阶段,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资本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艺术品又出现资产化、金融化的倾向,成为证券、房地产市场之外为投资者带来经济利益的投资对象。第三阶段,通过公开交易平台,以艺术品为原生产品进行衍生交易获利,实现了所有权和交易权的分离,降低了参与门槛,带来了新的运作手段和运营模式。在艺术品金融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模式创新。本文对中国艺术品产权交易市场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我国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两大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我国艺术产品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贸易研究”(课题编号12BH06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24
【正文快照】: 一、艺术品金融化的趋势中国,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金砖五国之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其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增长,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经营进入一个“狂热”的时代。在各门类艺术品投资所爆发出的财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梅明华;信用衍生产品有关法律问题探析[J];金融论坛;2005年03期

2 李佩珈;;次级债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现状、定价机理与发展趋势[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3 白洁;;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4期

4 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5 陶宇;;国际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理论和实践[J];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6 裴问君;;艺术品金融化[J];IT经理世界;2011年06期

7 马健;;成立艺术品交易所需待市场成熟[J];艺术市场;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银菊;浅析物权与债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张艳;;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刘亚;张曙东;黄亭亭;;信用违约互换与债券市场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4 胡阳帆,李旭东;论区分原则——对我国物权立法的一点建议[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5 张晓娟;论不动产物权登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匡澜;;善意取得制度能否代替物权行为[J];时代教育;2007年26期

7 赖劲宇;;信用衍生产品创新及监管路径选择[J];金融论坛;2009年02期

8 王萍;;试论物权行为的法理基础[J];研究生法学;1998年01期

9 张英;物权意思表示几点论[J];当代法学;2000年03期

10 翟云岭;;论分期付款买卖中的标的物所有权移转[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刘春旭;商文正;;文交所期货化监管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雅萍;期待权导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唐烈英;个人住宅商品房买卖贷款按揭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汪泽;论对场外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翟云岭;分期付款买卖中的买受人利益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湘;从两岸物权法的制定与发展看德国法对中国民法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亮;艺术品投资基金对冲机制设计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伟;我国房地产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亚军;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卢冬冬;对物权行为理论之反思与质颖[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钟玉玮;论我国民法规范中的物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肖思婷;论我国法上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郑琦斐;从“瑞银诉Paramax对冲基金案”看我国信用违约掉期监管[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丽;论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存在之必要[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殷萍;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判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明;;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和价格分析[J];东方艺术;2006年17期

2 张明;;透视CDO:类型、构造、评级与市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3 祝君波;;艺术品投资的价格决策(一)[J];收藏界;2002年07期

4 史永东;赵永刚;;信用衍生产品定价理论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7年11期

5 孙宪忠;“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艺术品金融化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2 姜长城;;模式重组:金融化趋势下艺术投资之需[J];艺术市场;2008年12期

3 赵力;;艺术投资是艺术收藏的金融化[J];中国拍卖;2008年04期

4 康会欣;;走进艺术品金融化时代[J];大众理财顾问;2011年06期

5 常华兵;;艺术品金融化投资的方式选择[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5期

6 赵力;;吃螃蟹:中国艺术的金融化时代[J];中国美术馆;2008年01期

7 张梦;;收藏金融化的趋势[J];商业文化;2008年09期

8 西沐;;金融化: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J];艺术市场;2009年07期

9 朱小钧;郝爽;武文龙;刚罡;;艺术品金融化的N种方式[J];艺术市场;2011年09期

10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进程分析[J];艺术市场;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邱家和;给“艺术金融化热”降温[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N];美术报;2008年

3 左岸;谁能搞定金融化的艺术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杨琳;梅建平:“梅·摩指数”将为艺术品金融化服务[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姜长城;艺术品金融化将成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郭艺s,

本文编号:1183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183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