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景化评价成分看文学文本背后的多层次评价主旨
发布时间:2017-11-22 09:10
本文关键词:从前景化评价成分看文学文本背后的多层次评价主旨
【摘要】:本文的基本目的是阐述文学文本背后潜在的整体评价主旨。它们既可能由显性评价成分及其网络关系来加以具体体现,也可能潜在于前景化成分背后;但总体依据是前景化成分,而文本提供的相关其他信息与阅读者的有关经验也发挥相应作用,从而梳理背后的评价主旨;讨论范围涉及抒情散文和各类小说,包括现当代文本。本文的尝试有助于为文体学确立一种文学文本的深层次评价主旨解读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2014年7月第11卷第4期(总第60期)学术探索1引言此前,彭宣维(2012;另见Peng,2008)阐述了前景化评价成分在诗歌文本中的分布、由这些成分可能揭示的、文本“底层”潜在的整体评价主旨;这里讨论抒情散文和小说中的相关现象。不过,这样的主旨不是“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中、等待读者,
本文编号:1214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21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