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的翻译策略
本文关键词: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的翻译策略 出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主观情态意义 文学话语 翻译策略 认知语境 文学翻译 认知主体 主观情感 审美功能 多维性 情景知识
【摘要】:论文以认知语境观为框架,运用相关性和可检验性原则,明确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各要素,提出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具有独创性、含蓄性、表达形式丰富和认知主体多维性等特点,它传达原作独特的情感、态度和意愿并与审美功能密切相联,是文学翻译之难点。译者需要针对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的特点,采取"等值对应转换"、"变隐为显转换"、"功能替代"和"适度异化转换"等翻译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gnitive context and the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and testability,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elements of the subjective modal meaning of literary discours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bjective modal meaning of literary discourse is original and implicit. It conveys the unique emotion, attitude and will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e modal meaning of literary discourse, translators need to adop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equivalent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implicit to explicit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 substitution" and "moderate alienation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I046;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对情态关注的角度不一样(Pal mer,1986),具体到文学翻译中,译者在领悟原作暗含的主观情感、态度和评价意义基础上,结合审美功能在译语中寻求与原文对等的表达。主观情态意义的转换是文学翻译传情达意的关键。笔者回顾主观情态意义的研究历史,从文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学平;语境研究的认知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2 郑海凌;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J];中国翻译;1998年06期
3 孙夏南;论情态性[J];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03期
4 贾平凹;关于文学语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霞;王丽琴;;注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的认知教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卢秋萍;;英语标记主位及其信息分布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贺龙平;;“动词+死”结构的语用和语义变化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
4 芦力军;认知过程中的干预和引导——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看语言教学中的互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冉永平;关联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届关联理论专题讨论会综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蒲琴;;论关联性——新信息、现时语境假设的同存共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李丛禾;隐喻的关联复合模式探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3期
8 成兆英;;论认知语境在译文构建中的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刘莉;浅议图式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10 彭妍;;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阅读本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晋瑞;;关联理论视阈下的摹状词指称赋值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戴雪梅;;中国与英美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异质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林小峰;;论文化差异中语言系统差异对翻译的影响[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立华;贝克特戏剧文本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子;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4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司建国;认知隐喻、转喻维度的曹禺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贺春英;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10 宋杰;品特戏剧的关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胜;《孟子》话语的文学语用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晓红;《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Oh的语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朱海娟;《孟子》指同表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芳;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与英语阅读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晓丽;广告语篇的认知语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晓慧;关联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于晓宁;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锁佳迪;功能语义视角下的评价言语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宋俐娟;普通言语幽默理论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言语幽默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葛晶;俄语语义悖异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治安,文旭;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琴;句子主观情态意义的几种表达手段[J];外语教学;1993年02期
2 杜方则;;“主观情态意义”的表达手段之一——专门的成语性结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年Z1期
3 许凤才;不定式的主观情态意义及与汉语的对比[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2期
4 王曼云;;俄语口语中表达主观情态意义的熟语化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1987年02期
5 曹国权;主观情态意义与词形组合[J];中国俄语教学;1994年03期
6 范建华;论新世纪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杨明天!200083;动词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J];中国俄语教学;2000年04期
8 方汉文;文学话语中的间隔与沉默[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2期
9 杨明天;语义反复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J];外语学刊;2000年02期
10 杨静琴;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绍祥;;翟理斯与英译《聊斋志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闫君;;汉英公示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许葵花;;认知语境的语义阐释功能——多义现象中认知语境的有声思维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刘建珠;;从语用等效谈英汉隐喻的翻译策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闫坤如;;关联理论及认知语境研究[A];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7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立香;;翻译过程的有声思维实验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王育林;;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谈英译汉词义的准确表达[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凤仪;;英汉语用标识语的翻译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濮阳荣;从福娃英译看翻译策略问题[N];文艺报;2008年
2 王光东;个人化文学话语的开放性[N];文学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陈熙涵;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徐怀谦;文学翻译缺失多[N];人民日报;2005年
5 周士君;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光明日报;2005年
6 明江;“我们强烈感受到民族文学翻译的使命”[N];文艺报;2009年
7 赵兰英;我国文学翻译后继乏人[N];人民日报;2005年
8 周士君;如何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徐馨;文学翻译现状亟待改观[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李辉;文学翻译为何青黄不接[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怀明;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子满;文学翻译中的杂合现象[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9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云;文学翻译与背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徐敏;翻译策略的辩证研究:归化与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琪;古汉语诗歌中的隐喻及其翻译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蒋小元;论关联在翻译中的价值及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雅琳;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翻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彰显[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莉;异化:文学翻译中有效的文化传递策略[D];东华大学;2005年
7 牛红梅;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动态性[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8 郭秋香;文学翻译标准与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勇智;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D];外交学院;2003年
10 刘丽君;文化语境与翻译策略[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06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