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出处:《艺术评论》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艺术界 观念艺术 电子游戏 计算机技术 语言风格 计算机影像处理 初级阶段 装置艺术 主要表现
【摘要】:Flash动画和电子游戏互动的使用在新世纪十年内形成了一个影像实验的高潮,在2000年以来Video艺术都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如图片修改、拼贴、动态剪辑、三维影像、影音合成等。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等级实际上仍然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但自1990年代初期至今的十几年时间,中国Video和摄影的影像艺术真正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几乎在影像实验、计算机技术、装置空间、叙事风格等所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并逐渐在国际艺术界获得广泛关注。
[Abstract]:The interactive use of Flash animation and video games has formed the climax of image experiment in the new century in ten years. Since 2000, the art of Video has made extensiv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uch as image modification. Collage, dynamic editing, 3D images, audio-visual synthesis, etc. The technical level of Chinese new media art is actually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But since the early 1990s to the present more than ten years. Chinese Video and photography image art really formed their own language style, almost in the image experiment, computer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space, narrative style and so on all aspects carried on the omni-directional practice. And gradu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art world wide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J120
【正文快照】: 影像艺术诞生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Video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的一个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标志。90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主要分两个阶段。90年代中前期主要表现为在装置、表演、摄影和录像等媒介上的广泛实验和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静之;俄罗斯的《艺术世界》[J];世界美术;1980年04期
2 陈宜玲;纪念美妙香诞辰九十周年中国戏曲学院举行座谈会[J];戏曲艺术;1980年02期
3 郁风;香港三月见闻[J];美术;1980年08期
4 王琦;从古元画展想起的[J];美术;1980年12期
5 ;扎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壤里——记“古元画展”座谈会[J];美术;1980年12期
6 谭爱清;;钢琴家傅聪[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3期
7 黄新德;黄梅香飘海外——赴港演出观感[J];黄梅戏艺术;1981年02期
8 克莱默 ,林小平;现代派艺术大势去矣[J];世界美术;1981年03期
9 И.培兰金 ,胡榕;苏联青年导演的创作[J];世界电影;1981年05期
10 谭爱清;钢琴家傅聪话归来[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勇;;展望工业设计[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高亢;张平慧;;网络化时代的编辑工作[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3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孙绍谊;;市场转型中的影像重组:新媒体与文化批评[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5 左芳;;21世纪:中国影视业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竺培芬;;媒体整合之我见[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胡志勇;;论产品创新设计——工业设计的核心[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一柳;;小品现象的台前幕后[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9 谭祝平;;盈利广电的模型崭露头角——保定数字电视走市场化模型的有益尝试[A];2003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庄千慧;;温州南戏新年作客到台湾[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燕;从甲骨文到《科学与艺术》[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秀明 王浩;服务政府面向社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徐晋;翰荣轩:动静结合的经营之道[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航云;银行营销应有“换代”意识[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5 余丹清 黄岷珉;新媒体·新形象[N];中国邮政报;2000年
6 陈化南;一锅多星的接收实验[N];北京电子报;2000年
7 肖林;奥运大战在即 网络媒体蓄势待发[N];福建日报;2000年
8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记者 蒲越;认识新媒体经济[N];经济日报;2000年
9 王丹;高校“盯上”网络传播专业[N];经济日报;2000年
10 ;新媒体播放器威胁RealPlayer[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江逐浪;电视艺术技术论[D];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
2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苑琛;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梅;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史丽萍;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余瑞冬;网络编辑社会角色及素质能力剖析[D];广西大学;2001年
4 靳青;网络时代中的新闻传播变革[D];厦门大学;2001年
5 翁晓明;网络公司如何推动企业实施电子商务[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6 丁志雯;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鬲波飞;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刘娜;网络时代我国媒体发展态势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9 张玉金;解构与重建中的中国画传统风神与发展取向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10 常俊丽;极简主义艺术及其对西方现代园林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15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1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