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的话语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民性”的话语分析 出处:《社会科学家》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民性概念在建国后一段时期曾被大量使用,但随之也引发了一些混乱和隐忧,有人担心过多提及人民性会模糊和冲淡阶级性,因此人民性很快被阶级性所取代。人民性在中国文论界悄然退出对当代文学的发言后,转而成为评价古代文学的一个术语。探究这种话语转变的深层原因对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话语与意识形态表达机制的内在关联有启示。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eople's character was widely used in the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but it also caused some confusion and worry, some people worry that too much mention of people's character will obscure and dilute the class nature. Therefore, the populace was quickly replaced by the class nature. After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quietly withdrew from the speech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is kind of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will enlighte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discourse and the ideological expression mechanism in 20th centu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ZW001)“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形态”和“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2
【正文快照】: 一、“人民性”的语义转向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启蒙话语开始,逐渐把关注的视角转到平民身上,白话文革命、文艺大众化的讨论走的都是下层的路线,这暗合了20世纪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题。尤其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寻找革命力量而对农村和农民进行关注使农村和农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万英;司法调解话语中的冲突性打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王勇;黄国文;;语篇结构中的递归现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娜;;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回声陈述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雪;对话体语篇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5 孙国亮;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D];上海大学;2007年
6 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琳;谈话类节目会话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钦明;汉语邀请行为的语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李日文;交际图式对英语写作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晓丽;网络在线聊天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爱君;语言态度的社会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皇甫素飞;课堂语篇的超文本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谭晓云;课堂提问的认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戴云娟;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会话修正现象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王芳;汉语戏剧文本中“提示性语言”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朴珍玉;“然后”一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芳,管俊明;略论周恩来文艺思想的人民性[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刘淮南;;人民性、公民意识与文学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董芳,管俊明;略论周恩来文艺思想的人民性[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董芳,管俊明;略论周恩来文艺思想的人民性[J];绥化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5 胡文平;;试论文学的人民性[J];丝绸之路;2010年06期
6 徐华锋;;文学批评中意识形态的影子[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2期
7 冯黎明;;人民性:从汉语的角度看[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8 李艳梅;;人民性:历史文学中历史真实的体现[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惜时 ,兴泉 ,兴武;人性与阶级性、文艺的典型和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讨论综述[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1期
10 敏泽;论人性、阶级性和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德用;;《红楼梦》中女性体态语的阶级性及其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忠厚;;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宝全;;人类文艺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论以人民为主体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美学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吴慧颖;;社会主义性质文学和社会主义功能文学——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系统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吴慧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灵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7 张开焱;;政治论诗学的历史视域[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文;重提艺术的人民性[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河北 燕农;国家大剧院的人民性必须铭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赖大仁;文艺“人民性”价值观[N];人民日报;2007年
4 蒋晓丽;人民性仍是当前文学的重要价值取向[N];文艺报;2005年
5 刘京玲;国家大剧院“试行”平民化路线[N];中国商报;2007年
6 彭江虹;作家与人民辩证关系的深层把握[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国家大剧院院长 陈平;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记者 伍斌;国家大剧院拒绝假唱叫停送票[N];解放日报;2007年
9 欧阳友权;人民作家,,重新出发[N];文艺报;2006年
10 蒋述卓;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态势[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晶;论“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波;胡秋原三十年代文艺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淑芳;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与鲁迅的文艺观[D];中南大学;2007年
4 刘向菲;中国现代文论中典型理论流变考论[D];郑州大学;2011年
5 郁佳震;现实主义的存在论根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益萍;周扬、卢那察尔斯基文艺思想比较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15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1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