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意识形态——从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谈起
本文关键词:悲剧与意识形态——从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谈起 出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作为文学形态的悲剧 作为美学观念的悲剧 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死亡驱力
【摘要】: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转向,文学狭义上的审美功能扩展为作为文化意义上和人类学意义上的审美。悲剧也就在作为文学形态层面与作为美学观念层面分别与意识形态发生关系。论文主要分析了伊格尔顿对作为文学形态的悲剧与意识形态生产、作为美学观念的悲剧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发生关系与相互作用所作的理论分析,指出悲剧作为意识形态原型,具有生产和解放社会主体性以及帮助我们识别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功用,并重新阐释了悲剧中的"怜悯"和"恐惧"发生机制,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悲剧如何通过怜悯和恐惧机制将道德政治与日常生活联结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乏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当下中国仍在持续的关于"审美意识形态"之辩不无启迪作用。
[Abstract]:With the turn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cultural research.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narrow sense is expanded to be aesthetic in the sense of culture and anthropology. Tragedy is related to ideology respectively as a literary form and as an aesthetic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Eagleton's tragic and ideological production as a literary for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ragedy and aesthetic ideology points out that tragedy is the archetype of ideology. It has the function of producing and liberating the subjectivity of society and helping us to recognize the false nature of ideology, and reinterprets the mechanism of "pity" and "fear" in tragedy.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how tragedy connects moral politics with daily life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compassion and fear, and also has theoretical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us to build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bate about aesthetic ideology in China is still enlightening.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研究”(2009JJD750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伊格尔顿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关键词,伊格尔顿毕生都在从事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解放研究,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发挥审美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功能。进入到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后,伊格尔顿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批评应该存在于不同层面:首先是对于艺术作品中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姜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5 许章润;多向度的现代汉语文明法律智慧——台湾的法学研究对于祖国大陆同行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6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朱媛;;试论身体美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胡吉美;;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诠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何林军;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10 刘雨;;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文学的精神还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龙扬志;;诗歌的“去编审”时代[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6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博;悲剧与死亡——论悲剧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审美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志军;历史的中间物——1925—1930年间中国革命小说的描述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敏慧;八十年代末以来女作家“家庭小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程镇海;论蔡元培美育观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8 邱健;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化理论[D];苏州大学;2002年
9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琼;;悲剧与意识形态——从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谈起[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23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2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