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终结论”批判——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文学终结”问题
本文关键词:“文学终结论”批判——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文学终结”问题 出处:《学术交流》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终结论 绝对精神 电子媒介 权力资本 生态批评 黑格尔 艺术终结 艺术时代 生命文化 文学艺术
【摘要】: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文学终结论"的现有阐释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黑格尔从艺术与"绝对精神"的关系出发得出的艺术终结论;二是米勒等从文学与电子媒介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消亡论;三是朱国华等从文学与权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得出的文学末日论。在文学发展的现实面前,所谓的"文学终结论"是禁不起推敲的。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文学属于"生命文化",当代文学虽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甚至"终结"的危险,但根本原因不在于"绝对精神"的演化、电子媒介的进步或权力资本的转移,而在于生命的危机和自然的终结。文学要走出"终结"的魔咒,实现自救与救赎,就必须与捍卫自然与生命价值的生态运动融为一体。
[Abstract]:As a theoretical problem, the cur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end of Literature shows three dimensions: first, Hegel's theory of artistic termination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absolute spirit"; The second is Hans Muller's theory of literary extinct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electronic media. Third, Zhu Guohua's theory of literary apocalypse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wer capital. In the face of the reality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so-called "end of literature" cannot afford to be examined, and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Literature belongs to "life culture". Although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faced with the danger of serious crisis or even "end",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not the evolution of "absolute spirit", the progress of electronic media or the transfer of power capital. But the crisis of life and the end of nature must be integrated with the ecological movement to defend the value of nature and life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curse of "end" and realize self-salvation and salvation.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文学终结”是一个荒诞与严肃杂糅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虽然面对各种困难,文学依然是当下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文学终结论”又像“魔咒”一样萦绕在所有关心文学命运的人们的心头,引起了许多学者严肃而认真的关注和回应,这一现象显示出“文学终结”问题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何文尧;运动员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5 谢泽明;网络社会组织的特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朱士群;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9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10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杨靖;;医院自治 和谐社区——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医院隶属的主体[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关富余;李美;;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滑雪场经营管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施钢;宋京晶;周蜜;;团体辅导在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10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3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白喜林;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5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骆意;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袁守龙;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合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3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雅丽;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6 张鸿;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7 谭卫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8 胡宗山;论新时期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润泉;香港老人自杀问题及社工介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驹翔;谈黑格尔的园圈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2 卢婉清;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的统一还是否定的否定[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3 董英哲;关于《老子》的本体“道”[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文秉模;论黑格尔的逻辑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李定生;《老子》唯物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王文英;哲学的革命与革命的哲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J];东岳论丛;1980年01期
7 高崧;伯幼;;漫谈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J];读书;1980年08期
8 韩学本;;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念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J];哲学动态;1980年02期
9 郑涌;;异化、扬弃概念与黑格尔美学[J];文学评论;1980年06期
10 张奎良;异化概念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所起的作用[J];求是学刊;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伯君;;艺术,生活美的能动再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王善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造观述评[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谭培文;;人类文明与人的存在规定的现代阐释[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林;;徘徊于怀疑论与独断论之间[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庞晋伟;;个体与整体——《法哲学原理》的启示[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庆明;;哲学回归田园:一个现象学的透视[A];“现象学与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中国现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徐长福;;人的价值本质与事实本质的辩证整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解释过程新探[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舒远招;;德国古典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类型划分[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水法;;启蒙:开放的或封闭的(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雷红霞;;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上帝观[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秦绍德 复旦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 桑玉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童兵 复旦大学教授、社科部副主任 高国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蒋学模 复旦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孙承叔 陈学明;邓小平理论重在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老子(春秋);道德经[N];今日信息报;2006年
3 傅有德;传统与现代之间:犹太文化的经验与启示[N];解放日报;2007年
4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叔本华的激愤[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卢之超;哲学研究应避免“空疏浅薄的意见”[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王平;文化产品与文化品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孟繁华;’07长篇小说:文学的多样性与传统复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彭国华;“换小零钱”与“解剖麻雀”[N];人民日报;2008年
9 黄孝阳;词语的生命与笑容[N];海南日报;2008年
10 文言;柯提斯·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述艺术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2 蔡剑锋;从抽象个体到现实的个人[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韧;作为主体的意志——从主体性角度对叔本华意志论的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根云;《庄子》变形艺术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红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过程论[D];湘潭大学;2004年
4 孙娜;论卢卡契与萨特的总体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凯;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6 卢晓;艺术的终结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7 吴兰丽;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骆素莹;弗洛姆异化理论的思与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英文;法的形而上学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苗彦恺;朱熹与黑格尔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9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2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