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哲学研究探实
本文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哲学研究 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研究 价值论 德里达 文学作品 个人性 普遍性 认识性 出处:《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运用哲学方法来解读文学的,可谓是一个"强势群体",由以提出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亦将这一研究造成了方法论上的"显学"。但是,哲学研究实施于文学现象时,是否是一种求"真"的认识性活动、认识性的求"真"活动?我们以为,在文学研究遭遇危机而陷入困境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作出认真的反思考察,以为其跨越难关探索或开辟可行的路径。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research, the use of philosophical methods to interpret literature can be described as a "strong group". The various theories put forward and established have also resulted in a methodological "prominent study". When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literature, is it a cognitive activity of seeking "truth" and an activity of seeking "truth"? We think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erious introspection and study on the literary research today when it is in trouble because of the crisis, so as to explore or open up a feasible way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08JA751032(中期成果)
【分类号】:I0-02
【正文快照】: 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运用哲学方法来解读文学的,可谓是一个“强势群体”,由以提出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亦将这一研究造成了方法论上的“显学”。但是,哲学研究实施于文学现象时,是否是一种求“真”的认识性活动、认识性的求“真”活动?我们以为,在文学研究遭遇危机而陷入困境的今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哲学研究》1984年第1—12期分类总目录[J];哲学研究;1984年12期
2 ;“现实主义”概念的“偏离”[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3期
3 王桂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注重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J];哲学研究;1985年02期
4 朱德生;关于哲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J];哲学研究;1985年10期
5 汪瑰曼;现实主义:原发机制与审美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4期
6 熊元义;沉重的现实与活着的文学——为当前现实主义文学一辩[J];南方文坛;1998年04期
7 ;近十年来国外哲学研究情况[J];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8 武腾;厚实·创意·开放——评《现实主义反思与探索》[J];江汉论坛;1993年06期
9 崔自铎;关于哲学研究对象的求索[J];理论前沿;2000年07期
10 洁泯;关于现实主义的若干思索[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长域;;李鼎铭先生从事哲学研究的轨迹[A];李鼎铭哲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一如;;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5 王善忠;;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研究[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赵馥洁;;中国哲学人本思想的价值论意蕴及其特征[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冯乃康;;历史定位与理论阐释——深入《徐霞客游记》文学研究的两点思考[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忠义;何新所;;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刘尊举;;转变理念,更新方法:明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三届年会会议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10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尹传红 实习生 郝爽;产业哲学研究领跑和谐崛起新理论[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郑剑;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新进展[N];人民日报;2005年
3 江畅 周鸿雁;从学术殿堂走进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孙龙;整合科研信息 提高科研效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王南■;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评述[N];光明日报;2002年
6 朱葆伟 鉴传今;以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李家珉;哲学研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车铭洲;努力探索哲学研究新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李兰芬邋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管理哲学研究发展历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温蕊;哲学狂人黎鸣炮轰儒家思想[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谢寒枫;程颢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芮宏明;钱穆文学研究述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世年;《韩非子 》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章红宝;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重才;从“新写实”小说看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新时期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丽芬;重新阐释马克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雷然;八五新潮美术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梦湖;关于“后新时期”文艺观念变革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付明明;明初侍御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素华;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D];厦门大学;2001年
7 格明福;审美意识形态:从路易·阿尔都塞到特里·伊格尔顿[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丽娜;论价值理论在哲学原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D];清华大学;2004年
9 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丹;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3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5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