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消解叙述的读者叙事判断

发布时间:2018-03-28 07:07

  本文选题:消解叙述 切入点:叙事判断 出处:《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摘要】:消解叙述是近来叙事学理论的重要概念,然而目前的研究忽视了从读者接受角度探讨其文学意义。本文借鉴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对小说《少年P i的奇幻漂流》中的消解叙述策略进行探究,在分析文内受述者叙事判断的基础上考察小说叙事进程与读者叙事判断之间的互动。分析表明,消解叙述由明显或隐含的伦理立场所支撑,叙述者及文内受述者的伦理判断将左右读者的阐释判断。同时,本文认为消解叙述具有多种形态,关于其是否具有颠覆或解构故事事实与叙述话语之区分的作用,应结合具体作品探讨。
[Abstract]:Dispelling nar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recent narrative theory. However, the present study neglects to explore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ers' acceptance. This paper uses James Fellen's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dissolving narration in the novel "Adolescent Pi's Fantasy Drif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judgment of the narrator in the tex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arrative process of the novel and the reader's narrative judgment. The ethical judgment of the narrator and the narrator will influence the reader's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ssolving narrative has many forms, whether it has the function of subverting or deconstructing the fact of the stor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arrative utterance and the facts. It should be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crete work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I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申丹;多维 进程 互动——评詹姆斯·费伦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2 唐伟胜;近三年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述评——兼议叙事学研究新方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罗杰鹦,申屠云峰;同一与不同——从存在的维度看"故事"与"话语"的关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4 王雅华;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塞缪尔·贝克特《莫洛伊》之双重文本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5 申丹;经典叙事学究竟是否已经过时?[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2期

6 王雅华;;难以命名、异延、意义之谜团——塞缪尔·贝克特小说《难以命名者》之解构主义阐释[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7 申丹;语境、规约、话语——评卡恩斯的修辞性叙事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振军;论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态势[D];郑州大学;2005年

2 李慧;“叙事作为修辞”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汤黎;解构视野下的《黑暗之心》[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必武;;展示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力量:评《体验小说:判断、进程及修辞性叙事理论》[J];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675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75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