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艺术:融通趣味与科学的桥梁——梁启超的艺术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03-28 19:25

  本文选题:梁启超 切入点:趣味 出处:《艺术百家》2010年04期


【摘要】:梁启超认为趣味是艺术的本质。趣味既包括情感体验的鲜活感性又包括科学法则的冷静理性。因此艺术的本质即情感与理性法则的表现。情感之真与自然之真结合的"真美合一",构成艺术的价值。艺术创作的关键在"观察自然"。艺术不仅是趣味的产生源泉,而且发挥着培养"美术人"的重任。艺术成为了融通趣味与科学的桥梁。
[Abstract]:Liang Qichao holds that interest is the essence of art. Taste includes both the fresh sensibil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alm rationality of scientific law. 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art i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rational law. The key to artistic creation lies in the observation of nature. Art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interest. Art has become a bridge between interest and scienc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星海;典型——西方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唐进;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晓华;;人民性的两个维度与文学的方向——与方维保、张丽军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4 边霞;论儿童艺术的发生[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庆利;功利主义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永豪;无言的逍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淑;苏珊·朗格艺术幻象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凌燕;马采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艺术学独立运动到现代艺术学体系[D];东南大学;2004年

3 王可云;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凤伟;古代白话小说中的孔子形象[D];苏州大学;2005年

5 梁俊涛;梁启超晚年讲学讲演活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晓莉;论公德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大可;《白鲸》写作技巧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王远东;和谐与冲创[D];贵州大学;2006年

9 杨宏鹏;人本困境:悲剧的存在论根源剖析[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敖柏;对话与迷失[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兰;;趣味屋[J];小学生导读;2010年Z1期

2 程华平;程华林;;传统文学观念与外国小说的近代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1期

3 范松义;;论清词对词境的开拓——以清代岭南词为个案[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4 熊正良;;小说这玩意儿[J];小说评论;2010年01期

5 王芬;王光明;;诗歌翻译与白话诗人的主体建构[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6 王淼;;从Toury翻译规范理论看林纾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颐武;;从《三枪》看消费趋势的新变化[J];中关村;2010年02期

8 吴炜;那琪;吴炜;;天地存大美 香山别有情——走近香山文化群落[J];中关村;2010年03期

9 庄晓蓉;王勇森;;虎年春节,文化味浓[J];走向世界;2010年05期

10 叶曙明;;陈炯明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实践者[J];粤海风;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协京;;试析福泽谕吉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其对日本教育近代化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谢长法;;唐才常的维新教育思想与实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许成人;;毛泽东的早期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宋守鹏;;试析毛泽东的早期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刘绍春;;梁启超关于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演变[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阎国华;;试论李Xh实学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翟广顺;;王国维译介西方教育学说的嬗变历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鹏;中国科幻文学的机遇和挑战[N];中国艺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熊文娟;你是人间四月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3 东容(中国)有限公司 首席设计师 吴青青;时尚当道 个性王道[N];中国服饰报;2010年

4 《新文学史料》执行主编 郭娟;穷文人,富文人[N];经济观察报;2010年

5 顾岳良;少年强则中国强[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 李灵玢;康有为向海外传播孔教的思想及其活动[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雪峰 匡丽娜;颂诗文 抒正气 铸我民族魂[N];重庆日报;2010年

8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何星亮;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高晓晖;试论文学的效能与廉政文化建设[N];湖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2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郑丽丽;“病”与“药”——清末新小说中的“救国”想象[D];南开大学;2009年

6 任慧群;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D];南开大学;2009年

7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8 吴建铭;民初(1912-1913)立法与行政关系的论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智勇;《改造》杂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新丽;中国近代报刊与人的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斐;从“耳目喉舌”和“社会w摺笨粗忻佬挛殴鄣牟钜靃D];浙江大学;2009年

2 曾新林;论“流质易变”表象背后的不变本质[D];苏州大学;2009年

3 王萌;梁启超趣味美学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焕钊;启蒙与梁启超诗学形态[D];暨南大学;2009年

5 孙巍;梁启超与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比较及现实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新英;梁启超新民伦理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瑛;梁启超与欧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晶;由女学到女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寒曦;梁启超美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苟强诗;小说界革命与现代小说概念的生成[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7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77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