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女性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翻译成就

发布时间:2018-04-09 15:53

  本文选题:女性 切入点:文学 出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3期


【摘要】:20世纪之前,中国女性没有介入文学翻译,20世纪的头二十年却涌现出了20人左右的女翻译家。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大多是留学生和教会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在翻译方式上,除薛绍徽一人为"林译式"的笔受外,其余全是独立的翻译家。她们的翻译范围,涉及外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和童话。译入语主要是浅显的文言,纯白话较少,部分作品采用直译,较少增删,翻译质量较好,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Abstract]:Before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women did not interven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about 20 female translators emerged.Most of the members of this group are foreign students and top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hurch schools.In terms of translation, Xue Shaohui is an independent translator except for his pen.Their translation covers foreign novels, short stories, dramas and fairy tales.The target language is mainly plain classical Chinese, with less pure vernacular, some works with literal translation, less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and better translation quality, which has opened a new p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四大女性文学作家群体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07JDB117
【分类号】:I206.6;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满;女性历史的解构与重建——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权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杨慧;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4 胡江宁;现代阐释学与文学翻译实践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5 张洁,张德让;翻译与政治——梁启超翻译活动中的“善变”与“不变”[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杨全红;诗人译诗,是耶?非耶?——徐志摩诗歌翻译研究及近年来徐氏翻译研究沉寂原因新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刘德隆;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J];东疆学刊;2003年01期

8 钮圣妮;近代中国的民众团体与城市女工——以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劳工事业为例(1904-1933)[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9 郑衡泌;晚清西学东渐中西学中文书刊出版地域空间拓展轨迹[J];福建地理;2003年03期

10 王玉括;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的“历时”研究[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夏贵清;;大翻译家翻译有多快?——兼评250—300[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李升辉;;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民主作风”与女工夜校[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4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杜学元;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先秦至晚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志梅;报人作家陈景韩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莹;[D];郑州大学;2000年

2 连幼平;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及实践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1894—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熊Z,

本文编号:1727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27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