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诗性政治”论——兼及文学性和政治性的融通

发布时间:2018-04-18 01:35

  本文选题:“诗性政治” + “心理本体”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摘要】:在"再政治化"文艺思潮中,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可以落实到"政治文化"层面加以探讨。在此基础上,以文学立场为本位所提出的"诗性政治"建基于"心理本体"或"人类学本体",文学性和政治性在人文关怀的终极处能够融通。"诗性政治"具有想象性、人文性、体验性、超越性、整体性等美学特征。
[Abstract]:In the trend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at the level of political culture.On this basis, the "poetic politic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literary standpoint is based on "psychological Noumenon" or "Anthropological Noumenon", and literariness and politics can be combined in the ultimate place of humanistic concern. "Poetic politics ha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magination, humanism, experience, transcendence and integri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W012)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9B-038R)
【分类号】:I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阎国忠 ,张艺声;文艺与政治——一个应重新审视的话题[J];理论与创作;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段金柱;在小说里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黄金时代》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孙玉石;;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李仙飞;乌托邦研究的缘起、流变及重新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朱德发,温奉桥;非理性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10 李金辉;;科学解释学的三重维度[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丹;俞书伟;王俊涛;;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武忠;理想家园[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8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任小娟;王小波小说的叙事学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9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10 陈昕;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66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66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