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试析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培养的模式

发布时间:2018-04-29 08:15

  本文选题:高等艺术院校 + 教育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摘要】:在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究竟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今后艺术院校的教育该如何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态势,究其根源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培养成了重中之重,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正确、科学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社会需求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cultural system and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wh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do higher art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face? In the face of thes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of art colleges in the future? In the face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situation in the world, the root of the competition 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he basic position. As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just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timel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establish a correct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al model, and realize the social need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模式的研究”
【分类号】:J0-4;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梅;;艺术教育应面向生活世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8期

2 冯硕;;以教学为中心——浅析艺术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变革[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3 陈东生;甘应进;;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2期

4 洪广明;;基于职业属性的艺术设计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白天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9期

6 苏仰娜;黄丹;;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3期

7 周勤;;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年01期

8 谢晓昱;陈大明;;略论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4期

9 杨淑芬;;以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 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0年06期

10 ;2010’第五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大连举行[J];艺术教育;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建刚;甘应进;陈东生;;服装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0年06期

2 刘运娟;陈东生;甘应进;;艺术工学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实践[J];纺织教育;2011年02期

3 陈东生;甘应进;王建刚;;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J];中国艺术;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2 姜丹;综合性大学创办高等艺术教育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9期

4 蒋宗礼;;如何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1期

5 湛红艳;;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年11期

6 骆萌;;探析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理论观察;2008年06期

7 胡宛慧;温善明;郭志;;浅谈多学科院校的艺术专业教育[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金玺铎;;对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办学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9 郑文涛;周侃;;基于制度创新的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10 王雪艳;;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艳梅;;从高职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出发浅析学生管理制度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秦新民;杨华;;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3 杭国金;叶民;;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教育;2010年06期

4 刘新洲;;走特色人才发展之路[J];中国培训;2010年02期

5 刁爱军;;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5期

6 曹然彬;;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5期

7 黄和平;姚冠荣;殷乾亮;张万民;谢小英;;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8 张玲;刘纪秋;;完善我国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措施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9 王莉;;大学生跨文化智商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10 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彩;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杭伟;刘亦农;;作为一种模式“开放—自主”培训具有普遍的实践性和灵活的操作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3 吴丽贤;;素质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李寒斌;;浸入式英语教学渗透到体育活动中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时华;吴春华;;3-5岁城郊散居婴幼儿“家村园”活动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东街小学课题组;;“教师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创新研究”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10 郭志中;;抓学生特殊教育,促师生和谐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运生 特约记者 丁广阳;“3.5+0.5”锻造合格带兵人[N];解放军报;2011年

2 王运生 特约记者 丁广阳;“3.5+0.5”锻造合格带兵人[N];解放军报;2011年

3 智宇;探索出正确的培养方向是关键[N];建筑时报;2011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袁志勇;创新型人才培养 短板在哪?[N];科技日报;2011年

5 田治东 包芙蓉;深化校企合作[N];丹东日报;2011年

6 记者 练炼 通讯员 周明学;九江一中重视教师队伍建设[N];江西日报;2011年

7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11年

8 肖复兴 本报驻德国记者 刘华新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一鸣;“虎妈”冲击波带来的思考[N];人民日报;2011年

9 仇稳山;海安城北中心派出所探索法制教员年级负责制模式[N];人民公安报;2011年

10 卢少伟、张文犀;8632部队尊重教育主体激活基层课堂[N];人民武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兴茂;CHO工程细胞无血清流加培养代谢动力学及转录谱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龙;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过程控制与优化[D];江南大学;2009年

10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城;关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安升华;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徐欣;奥地利职前职业教育和培训(IVET)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怡;中学理科专家型教师的群体特征与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晶;羞耻感教育模式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云青;就业导向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慧丽;设计管理教育发展模式探析[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琛;北京市初中阶段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赵春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19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19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