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与语言艺术:新时期两大文学理论范式的演进与汇通
本文选题:人学 + 语言 ; 参考:《思想战线》2010年01期
【摘要】:"文学是人学"和"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新时期两个最主要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在其演进中走向了汇通。人学范式文学理论研究早期对人的规定趋于静态化、抽象化,带有古典人道主义特征,到了新理性精神和文学主体间性的讨论,把文学的语言和交往特征纳入其中,而语言范式的文学语言学、文体学、叙事学研究等也从相对单纯的形式研究走向社会文化分析。与此同时,超越这两种范式,把文学的语言审美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加以综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整合被淡化的文学的政治维度、认识维度,将是中国文学理论下一步发展面临的话题。
[Abstract]:"Literature is the study of man" and "literature is the art of language" as the two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adigm in the new period has moved towards convergence in its evolution. In the early study of the literary theory of humanism paradigm, the regulations on human being tend to be static and abstract, with the classical humanitarianism characteristic, and the new rational spirit and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and the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re included in it. The literary linguistics, stylistics and narratology of linguistic paradigm have also moved from relatively simple formal study to sociocultur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orts to transcend these two paradigms and integrate the linguistic aesthetic dimension and humanistic social dimension of literature have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How to reintegrate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dimension of the desalinated literature at a higher level will be the topic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国锋;;论文艺作品中语言上的“含蓄”[J];新闻爱好者;2011年18期
2 高平;;译诗难[J];幸福(悦读);2011年08期
3 孙武臣;;人物形象是文学的母体——写作解析之九[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4 庄桂成;;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的“苏联”因素[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5 麦合木提·麦麦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6 李金来;;文学现实境遇的精神生态价值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7 杨昕卉;杨昕宇;;开设教学艺术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盖生;;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命题的还原——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胡鹏林;;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审美话语方式[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秀娟;;一种语言的艺术——试论文学创作中审美距离的建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唐邈芳;;文学“是话语蕴藉中的意识形态”吗?——对一种文学定义的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李进书;;不粘不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王朝元;;多维视域下的文学本质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刘兆吉;;试论文艺心理学与美育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8 王一川;;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改革开放30年文艺理论的三次转向[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晓峰;;镌刻在历史时空的生命诗章——《契丹艺术史》概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黄小芳;;小说辞章理论与实践的巧妙融合——读祝敏青《小说辞章学》感悟[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雨;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N];文艺报;2003年
2 童庆炳;“文学是人学”新论[N];学习时报;2002年
3 鲁枢元;“文学是人学”的再探讨[N];文艺报;2000年
4 王虹艳;锤炼语言是作家的职业道德[N];北京日报;2011年
5 张经武;传媒与文学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曾镇南;科学发展观与文学新内涵[N];人民日报;2006年
7 姬建民;让文学走入平民[N];金融时报;2004年
8 古风;厘清当前文艺学学科观念[N];文艺报;2006年
9 何建明;用手中的笔创造和谐氛围[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图像与声音[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艺;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包澄章;阿卡德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莉;文学性:扩张与泛化中的坚守[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晶;论“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4 韩筝;释意派理论在戏剧对话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素华;文学的图像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翠;从目的论角度论戏剧翻译[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希;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龙娟;《诗经》与《十四行诗集》中爱情诗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华莹;乡土想象的诗性建构[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薛慧便;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戏剧的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6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5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