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经典能这样误读吗——就《经典与误读》一文与陆扬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18-05-10 11:25

  本文选题:经典 + 误读 ; 参考:《学术界》2009年05期


【摘要】:"经典"与"误读"是当代学界和文化界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炙手可热的文学批评家,他在"经典"与"误读"论题上的观点在当今世界可谓卓有影响,但国内学界对于他和它们的研究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既包括知识性的或事实性的错谬,也包括理论演绎、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失当,还有意义表述或理论言说的含混不清乃至自相矛盾等等——而这在当前国内西方文论研究界可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陆扬先生发表在《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上的《经典与误读》一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典型个案。为推动和促进当前国内学术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及时的学术甄别、知识清理和学术批评。
[Abstract]:Classic and misreading are two important keywords in contemporary academic and cultural circles, Harold. Bloom is a hot literary critic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His views on the topics of "Classics" and "misreading" can be said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today,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him and them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ncluding intellectual or factual error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deductions, mode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paradigms, There is ambiguity, even contradiction, of meaning or theory, which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classic and misreading published by Mr. Lu Yang in the second issue of Literary Review 2009 can be regarded as a typical case in this respect. In order to promot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cademic,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imely academic screening, knowledge cleaning and academic criticism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猛;文学本质研究的六个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涂传娥;;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任葆华;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5 慕君,王羿珍;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6 赵志立;;网络文本的“互文”特征及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徐岚;译者的创造性与受约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李文婕;《黑暗的心》的象征手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向叶平;;女性关怀与男性中心主义批判——论梅娘小说的女性意识[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赵亚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D];河南大学;2005年

10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慕君;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国平;王夫之诗学情景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李琪;审美心理与小说翻译[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俊杰;从《红字》中人物的圣经原型看霍桑的宗教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黄绍坚;神话-愿型批评理论之应用:以唐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人鬼神仙观为例[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丽娟;文化误译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笑瑛;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叙事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余嘉;森林之舞:后殖民语境下的索因卡剧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雷锋莲;论《白鲸》中的圣经原型[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山代有人才出 ——三十载流行浪潮汹涌,无数位潮儿各领风骚[J];人生十六七;2008年11期

2 ;永乐票务[J];体育博览;2011年11期

3 ;永乐票务[J];体育博览;2011年05期

4 马德生;;后现代语境下文学宏大叙事的误读与反思[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5 杜卡;;穿梭时空的古董车[J];新晋商;2011年06期

6 黄晶;Tarocco;;手工打造尊贵与古典的艺术品[J];美好生活(美兹);2011年07期

7 殿下;;当潮人已成往事——在没有潮人的年代凭吊潮人[J];人生十六七;2008年11期

8 ;艺术市场新闻[J];中国拍卖;2010年01期

9 阙蕊鑫;;“叙事开端”研究的新开端——评《叙事开端:理论与实践》[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10 朱玉川;;文学课重在提升鉴赏力[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莉;;揭秘信息误读——试论《潮骚》译本中的翻译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费小平;;《翻译研究与杰出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资源的阅读:译介学研究的文本化途径》[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陇菲;;文艺? 复兴?[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解玉斌;;观念艺术的哲学基础[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泉明;经典的尺度[N];光明日报;2002年

2 仲言;经典与流行[N];人民日报;2002年

3 记者 郑天虹 叶伟民;行为艺术:误读与走向歧途[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本报记者 柴选;当纪实摄影遭遇艺术品市场[N];中国摄影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隽;被误读的尤伦斯[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解放军艺术学院 张婷婷;历史的巧合与误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盖生;摄影文学的经典化取向[N];文艺报;2002年

8 徐鲁;“坎普”趣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对年轻艺术家的误读与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周良沛;公正与权威[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锋;现代阐释语境中误读的批评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艳华;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与误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李红梅;心理学视野中的艺术接受[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舒开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伟;金斯伯格与中国[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解玲;《围城》俄译本误译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冉;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庞德《神州集》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李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罗良清;寓言·语言·意识形态[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瑞瑞;布鲁姆的正典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9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69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