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山寨”艺术的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11 14:32

  本文选题:文化主体 + 山寨产品 ; 参考:《艺术评论》2014年10期


【摘要】:正如今,当代艺术生产中的自我复制、雷同、山寨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这种创作与生产模式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在文化、设计、商业等领域的山寨产品也比比皆是,"山寨"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艺术生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山寨创作由来已久,但在消费主义时代,山寨产品的"大行其道"除了创作上的急功近利和商业利益的驱使,还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原因。其看似"无伤大雅"的戏谑模仿背后,基于怎样的市场逻辑与文化主体意识,折射出消费主义时代民众怎样的文化消费心理与美学观念,
[Abstract]:Nowadays, the phenomenon of self-replication, sameness, copycat and so on in contemporary art production is common, and this kind of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mode is not limited to the field of art, in culture, design, etc. Shanzhai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Although Shanzhai cre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era of consumerism, there are more profound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in addition to the rapid achievement of creation and the drive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Behind its seemingly "innocuous" banter and imitation, based on what kind of market logic and cultur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t reflects what ki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concept of the people in the consumerism era.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秀,邰蓉莉;试论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J];四川党史;2002年05期

2 邓西录;港城巧打文化产业牌[J];经济论坛;2003年11期

3 韦杨波,彭恒礼,马晓静;论民俗文化开发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李富荣;全球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5 廖志成;论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郭来法;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J];前沿;2004年11期

7 王习怀;;真抓实干发展文化产业[J];理论与当代;2006年05期

8 王培新;马强;;优秀传统文化应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时东;;突破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以青岛市为例[J];中国金融;2009年23期

10 刘金丽;;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云南电大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井君;;文化的视听时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漆玲;;略论社会和谐的文化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李晖;冯晓莹;;大学·文化·传承·发展——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4 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与国家网络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5 刘泾;;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创新——以培育公民规则意识为视角[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6 翟媛媛;欧阳曦;;科技与文化:文化生产力的核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7 戴建兵;;关于民间思想的一点想法[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8 萧鉀父;;东西慧梦几时圆?——世纪之交的文化寄语[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9 任容;;透过文化变迁审视价值观念更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格西科才·慈智木;;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德顺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破除四大误区,建设和谐文化[N];南京日报;2007年

2 杨卫泽;深化文化认识 再铸文化辉煌[N];无锡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N];人民日报;2008年

4 中共长汀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教工委书记 林勇;推进文化创新 提升文化软实力[N];闽西日报;2008年

5 东海县委宣传部 尹冬冬;以和谐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N];连云港日报;2008年

6 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高启华;文化遗存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时代作用[N];浙江日报;2009年

7 执笔 隋笑飞 参与采写 罗宇凡 谭晶晶 姜琳 周宁 吴晶晶 王茜;寄望文化“软实力”发挥更大更强“硬功夫”[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刘宽忍;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本报评论员;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N];邯郸日报;2011年

10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 罗一民;正确认识四大关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慧;我国公安警察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万璐;文化远近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姜鸣凤;区域创新文化作用分析及评价—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大学;2010年

4 尉馨元;中国传统危机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兰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科技文化的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汪继红;从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万新;《中国审美文化简史》第七章英译实践报告[D];鲁东大学;2015年

8 许鹤凡;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黄永;明清北京高梁桥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乔秋颖;从本体研究到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74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74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