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詹姆逊的文学批评理论

发布时间:2018-05-21 16:10

  本文选题:詹姆逊 + 文学观 ; 参考:《新疆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文学提出独特的见解,并由此形成了自己卓具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并以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卓具成效的批评实践,在当今马克思主义文论界乃至整个美学界达到较高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詹姆逊的文学观,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并结合他的文学批评实践——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批评,探讨了詹姆逊在文学研究过程中的独特见解以及不足之处。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詹姆逊对文学的界定入手,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特性方面分析了他文学观的内涵,认为詹姆逊在坚持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历史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当代其它文论提出了独特的文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文章的第二部从几个方面了分析詹姆逊的文学批评理论。首先是批评原则,即历史的和美学的原则。认为詹姆逊摒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主义的观点,,将历史看作只是一个缺席的存在,历史以文本的方式反映的是作者和读者的历史观念,从而必然存在有断裂和空隙,而马克思主义却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能透过这些断裂,使我们看到了被生产方式制约的文学文本、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因素的真实的意义,看到了被文本的历史所掩盖的历史真实。其次,文章从詹姆逊对中世纪基督教的阐释体系的改造入手,论述了詹姆逊独特的“符码转换”的文本阅读方式。再次,文章从历史、社会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詹姆逊文学批评所采用的逐层递进的三个同心圆的分析模式。最后文章从詹姆逊的文学入手结合对具体文本的分析,认
[Abstract]:Frederick Jameson is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Western Marxist theor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arxism, Fredrik Jameson put forward his unique views on literature and formed his own distinctive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And with his own theory and method to carry on the outstanding effective criticism practice, in the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circle and even the entire esthetics academic circle achieves the higher level.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Jameson's view of literature, discusses hi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combines his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 of third World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Jameson's unique view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research.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begins with Jameson's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his literary vie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and holds that Jameson is adhering to the ideology of traditional Marxism.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ism theory and combining with other 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unique literary concept, and on this basis, further studies hi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Jameson'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first is the critical principle, that is, the historical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It is believed that Jameson abandoned the historical view in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y and regarded history as an absent existence. History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ideas of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in the form of text. Thus there must be cracks and gaps, but Marxism provides us with a way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the true meaning of literary texts, ideologies, superstructure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are constrained by the mode of production. See the historical truth that is concealed by the history of the text. Secondly,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Jameson's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hristian interpret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s Jameson's unique way of reading code conversion. Thir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ree concentric circles of Jameson's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ree aspects of history, society and mode of produc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Jameson's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concrete tex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鑫;;现实主义文学观中国化的特征[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2 吴蔚;;武则天之文学观与初唐洛阳诗坛[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曹万春;;小说巨匠 诗词大家——浅谈曹雪芹的文学观[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01期

4 刘敏敏;;韩非子“文学”观探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5 潘海军;;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的爱情观及文学观比较——以《倾城之恋》《呼啸山庄》为例[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6 朱彦振;;晚期马克思主义之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7 张宝明;褚金勇;;“唯新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河北学刊;2011年04期

8 何平;;“黑话”“官腔”“扭捏语”和散文的假繁荣[J];美文(上半月);2011年09期

9 孟胜昆;;美在否定的瞬间生成:《青山》的认知诗学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韩清玉;;在思想启蒙与文学自律之间——对周作人文学观的一种考察[J];天府新论;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玉红;;梁实秋伦理的文学观之阐释[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罗骞;;詹姆逊对“生产方式”的坚持与阐释[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胜云;;论詹姆逊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陈春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年会举行第三场大会发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个案比较[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李晓峰;;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程伟礼;;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资本文明极限[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逢振;为什么编《詹姆逊文集》[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杨仁敬;詹姆逊和他的马克思主义情结[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康慨;詹姆逊获郝尔拜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张龙海;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观[N];文艺报;2011年

5 胡亚敏;詹姆逊: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小眉;青春文学:你还能火多久?[N];文学报;2006年

7 叶延滨;作家观与文学观[N];山西日报;2002年

8 姚建斌;走向马克思主义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李世涛;詹姆逊:从后现代性返身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残雪;文学本身是可以交流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亚敏;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维杰;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森;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权美花;高峰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论詹姆逊的文学批评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2 李茉妍;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先秦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3 黄美华;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宇笛;美丽而神秘的画卷[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涛;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观[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冬媛;抗战时期老舍的文学观及但丁之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萍;转化传统的现代尝试[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李慧;革命精神感召下的理想世界[D];新疆大学;2005年

9 张毅慧;论赵秉文的文学观与创作的关系[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隋欣卉;叶公超文学批评观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19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19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