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布拉特与中国当代文化诗学
本文选题:格林布拉特 + 文化诗学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4期
【摘要】: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催生了中国当代"文化诗学"的研究,在经历了最初的翻译和介绍后,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逐渐步入了本土化阶段。目前的理论研究大致呈现出了两类不同的情况:一类是以童庆炳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者倡导的本土化的中国文化诗学理论;一类是以刘庆璋为代表的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文艺学学者对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理论的承继性研究。这两种文化诗学理论都与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理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其理论研究给中国的文艺批评领域带来新的方法和思考,开启了新的探索与发展。
[Abstract]:Stephen. Greenblatt's new historicism "cultural poetics" theory gave birth to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poetics". After the initial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it gradually stepped into the localization stag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90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ne is the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poetics advocated by literary and art scholars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represented by Tong Qingbing; One is the inheritance of Greenblatt's theory of cultural poetics by literary and art scholars in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represented by Liu Qingzhang. These two theories of cultural poetics are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related to Greenblatt's theory of cultural poetics. Their theoretical research has brought new methods and thoughts to the field of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in China and opened up a new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童庆炳;文化诗学是可能的[J];江海学刊;1999年05期
2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3 童庆炳,黄春燕;诗意人生,诗性守望——童庆炳先生访谈录[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邓小华,李慧;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范永康;;中国学界对当代西方政治文论的批判和超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文政;;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8 杨凤敏;;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新模式探索——以广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9 刘胜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10 刘春年;秦勤;邹火宝;;农民发展能力基本特性及其历史演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志峰;;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雷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万胜;李小燕;;《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徐长玉;陈兵建;;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视角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支育辉;;马克思货币理论与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董新昱;裘祖雄;;病案信息在医院内部用户的需求特点及心理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淑芹;;企业社会责任论解[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廖添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历史考察与制度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夏君;质疑劳动力租赁:《法国民法典》第1710条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旷叶云;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自由地讨论,深入地探索——关于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的讨论[J];文学评论;1986年03期
2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黑鸟;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6期
2 ;H.GEISE教授永远活在中国学者的心中(英文)[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7年01期
3 崔玉军;;国外中国学的性质及意义略论[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年04期
4 安楚;;“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09期
5 ;中国学者向日本唐招提寺奉赠颂扬鉴真的手卷[J];法音;1985年06期
6 任定成;中国学者的科玄之战[J];出版参考;2003年02期
7 王小林;;“国学”的迷思[J];书城;2011年03期
8 褚艳红;;美国中国学的奠基时期——“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中国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06年07期
9 张结海;;中国学者多业余 怎能国际拿诺奖[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8年12期
10 江宛棣;郭素萍;;阐述自己 点评天下——《中国学者看世界》总主编评丛书问世[J];对外大传播;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继承;;The Anatomical Record杂志征稿简则——欢迎中国学者以英文或中文投稿[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书亮;苗立志;干嘉彦;闾国年;;GML在中国的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冉政;;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流体力学研究工作概述[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日初;;在祝贺中的感怀——为庆贺日本《近邻》杂志刊行30期而作[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5 葛志毅;;序:“国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之建立[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6 袁晓春;;中韩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詹佳;;由“国学热”反思中国的全球文化角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与中美印非均势外交平衡的重构[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奇;;中国学者有关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蔡文彦;;中国地质科学院概况 三、地质科技外事活动[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3中英文合订本)[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如君;护圣火 反暴力 唤和平[N];人民日报;2008年
2 王如君;中国学者登上剑桥讲坛[N];人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欢 实习生 谢蔚;献给家乡的感悟[N];四川日报;2008年
4 新华社记者 李雪梅 张忠霞;中国学者点评诺贝尔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王晓平邋中华书局大型系列丛书《日本中国学文萃》主编 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日本汉学”的公众面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常明晶;解析中国学者“走穴”现象[N];北京日报;2001年
7 记者毛磊;留美中国学者解开生物难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王健邋何墨池;解析中国需要的好客车[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郭非;旅美中国学者敢为人先:首次制成单DNA分子马达[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陶斯咏;多元文化时代的“国学”与“汉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庆飞;近代中国刑法中的“故意过失”学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胡志清;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语科技期刊论文语篇建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淳;话语实践与文化立场[D];四川大学;2006年
8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9 辛宝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刚;西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在中国[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素琴;中国学者对后冷战时期中欧关系的认知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焦思考;英汉拒绝对比研究小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李琦;中国转型社会的政策网络模式分析——隐喻与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4 宋晓红;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演化及学术贡献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婷;中国学者对盛京皇宫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管小英;对他者的惊叹[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中日食学研究比较[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欧阳剑锋;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t,
本文编号:1928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2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