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红楼梦》四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初探——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4 15:00

  本文选题:《红楼梦》 + 平行语料库 ; 参考:《中国翻译》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已建成的《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应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将《红楼梦》的四个英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初步的量化分析,比较和探讨四个英译本在风格上的异同。通过多层面考察,发现四个译本作为译语和叙事文体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每个译本都彰显出独特的风格,如乔译多使用复杂的长句,邦译较易阅读,杨译对原文尊崇最大但阅读难度较大,而霍译明显趋向英语的叙事方式与篇章手段。
[Abstract]:Based o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is paper uses the corpus retrieval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lexical and sentence features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erms of data, statistics and preliminary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in terms of style.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versions as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narrative style are very obvious, but each version shows its unique style, such as Qiao's use of complex long sentences, and his translation is easier to read. Yang has the greatest respect for the original text, but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read, while Huo's translation tends to English narrative style and textual means.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批准号:05BYY028)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平行语料库的数据网格关键技术研究”(批准号:07213521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及检索平台的创建”(批准号:HB08BYY00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2 刘康龙;穆雷;;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诞平;;语料库与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蒋婷;论法律语言平行语料库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卢磊;;语料库语言学:后现代语言学的兴起[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邓飞;面向教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及其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谢家成;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运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梁燕,冯友,程良坤;近十年我国语料库实证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胡显耀;用语料库研究翻译普遍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肖维青;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9 王建国;回译与翻译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之间的关系[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10 胡显耀;语料库翻译研究与翻译普遍性[J];上海翻译;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慕媛媛;;《红楼梦》两译本中表示语篇衔接的介词短语的使用统计及译者风格分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敏萱;论汉英平行语料的平行处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巍;译学辞典的原型及评价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正良;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王金波;弗朗茨·库恩及其《红楼梦》德文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7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恒;辜正坤翻译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梁春丽;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意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均洪;[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林;小说翻译中文体风格扭曲的层面及成因[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钱之莹;汉英/英汉平行翻译语料库的设计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桢;从翻译转换看《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个汉译本的译者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喻惠芳;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网络新闻汉英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康龙;结合语料库探索新型翻译教学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曹春玲;从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看英语软新闻标题的汉译[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慕媛媛;描写框架下的译者风格研究方法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涛;《红楼梦》的典故与跨文化翻译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李维刚;刘挺;张宇;李生;;基于长度和位置信息的双语句子对齐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冯光武;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4 冉永平;;论语用元语言现象及其语用指向[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5 范敏,陈天祥;论汉语成语的英译——英译《红楼梦》译例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6 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7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8 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9 柯飞;汉语“把”字句特点、分布及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2期

10 李露;传情达意 巧夺天工——试论杨宪益《红楼梦》译作中汉语习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娟丽;;顺应论与《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2 张雅芬;;《红楼梦》两种译本文化传递的对比研究——以杨译和霍译的第三回译本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3 申雅梅;;《红楼梦》中爱情隐喻的英译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党兰玲;;简·爱和林黛玉形象的哲学阐释[J];作家;2011年16期

5 刘晨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悲剧——基于作者以及女主人公紫姬与薛宝钗的相似性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楼静;;奈达等效论与官职“青衣”翻译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5期

7 梁颖;;都云作者痴,谁解痴中味——《红楼梦》“痴”字在霍译本和杨译本中的再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张敬;张映先;;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中对文化的操纵与构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东京;方蔚;;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归化异化的对立统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传鸣;;《红楼梦》及其英译本语篇衔接对比——汉英主语省略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赵巍;;版本差别与作者意图——《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英译本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路东平;;《红楼梦》中的詈语使用及其翻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吴炫;;文学穿越现实导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牛水莲;;理想的建立与破灭——“大观园”与“六条院”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6 金星;;文学教育路正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7 柯岩;;谈谈文学与人生[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潘翠菁;吴文辉;;艺术直觉[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歆耕;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N];文汇报;2010年

2 李永军;红楼梦译十五年[N];团结报;2009年

3 格非 早报记者 田波澜 整理;“时间不再,我们不再有耐心”[N];东方早报;2011年

4 江帆;开启灵活多样的译介方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刘勇 张弛;不读而还是经典的[N];文艺报;2010年

6 宋庄;那影响无法摆脱[N];工人日报;2011年

7 南帆;文学的潜能[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许雯丽;六盘水文学院作家讲座系列《灵感与写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9 李瑞铭根据录音整理;文学的方式[N];文学报;2002年

10 主讲人 当代著名作家 王蒙 本报实习生 陈月飞 本报记者 李月宁;文学,让一个民族更富创造力[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丽耘;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从比较美学角度研究《红楼梦》人物对话语言翻译[D];暨南大学;2003年

2 欧卫华;《红楼梦》之诗词文化内容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刘海玲;文化空白和杨译本《红楼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常青;析评《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俊锋;《红楼梦》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赵晴;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欧阳多根;白居易诗歌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影响之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英俊;《红楼梦》文化内容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9 周福娟;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D];苏州大学;2006年

10 胡艳玲;从《红楼梦》两译本看文化取向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9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29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