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研究路径探析
本文选题:艺术研究 + 艺术人类学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在对艺术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既往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归纳艺术人类学的三条研究路径,并指出当前艺术人类学研究在走向田野实践的同时,也开启了艺术研究的民族志实践与民族志书写的时代。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不仅体现出强烈的学科应用属性,而且顺应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这种新的研究倾向对于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莫大的支持与帮助作用。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art,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sums up three research paths of art anthropolog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art anthropology research is going to the field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opens the era of ethnography practice and ethnography writing in art research. The field practice of art anthropology not only embodies the strong attribute of subject application, but also conforms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he trend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is new research tendency is of great support and help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贵阳学院;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变迁研究(08ZD076)”
【分类号】:J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艾伦·P·梅里亚姆(美国),郑元者;人类学与艺术[J];民族艺术;1999年03期
2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J];民族艺术;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吴建冰;李作华;;稻作文化旅游与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6 廖莹;;以城市雕塑为例阐释地域性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黔东南地区下司县入口城市雕塑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陈育德;;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葛学港;;浅论《礼记》中的祭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9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10 雷文彪;;论维柯《新科学》中的“诗性逻辑”之“逻辑”[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任远;;萨满神话与萨满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罗春梅;;佤族传统社会的社会控制[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史艳兰;;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石林景区导游词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尹俊燕;;彩陶文化的多重装饰艺术法则——以马家窑彩陶为例[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10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佳;诗为能言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丽丽;社火脸谱艺术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晓蓉;;中国仪式艺术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07年06期
2 邱春林;廖齐;;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3 郑素华;;儿童艺术研究的艺术人类学取径[J];艺术探索;2010年03期
4 邱春林;廖奇;;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J];民族艺术;2007年01期
5 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洪颖;;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J];学术界;2006年06期
7 梁筱妹;方冰;;艺术人类学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8 陈元贵;;从艺术研究到仪式研究——审美尺度研究的新起点[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毛巧晖;;艺术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J];思想战线;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严励;;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杨文亚;;“中国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邵炳军;赖旭辉;;“雎鸠”意象考论——《诗·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申国俊;;民居建筑艺术研究的追求[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毛鹰;;八音古乐历史与艺术研究[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杨正中;毛鹰;;布依族唢呐艺术研究[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立;;《聊斋志异》中动物报恩故事的佛经文献溯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10 郝文杰;;石涛“一画”真义及其美学内涵研究[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宁;中国戏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尹智勇;山东梆子艺术呼唤“领军”人物[N];音乐周报;2006年
3 记者 张贺;艺术科学年度课题评审揭晓[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孟祥宁;专家支招保护乡民艺术[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山越;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力[N];中国文化报;2002年
6 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 谢继胜;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进展[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更名与正名[N];美术报;2007年
8 高大伦;民族艺术考古的新视角[N];中国文物报;2008年
9 鲁译元;品艺如歌激后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晓萌;走在弘扬齐派艺术的路上[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4 戴明朝;美的问题:人类学个案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林新华;崇高问题的跨文化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7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宝川;中国冀派内画鼻烟壶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继东;金庸小说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秀艳;试论跨文化交际学的语言学研究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君玲;内丘纸马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马万军;田园的心声[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庄晓敏;西方先锋派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谭秀华;中国旧石器时代艺术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欧阳晓川;三星堆青铜器图腾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海涛;徽州古代民居建筑雕饰艺术及成因的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秦学;阆中古民居的木雕花窗装饰艺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3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0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