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汉译:捕捉原作的生命气息——以《死魂灵》汉译语气助词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9 22:42

  本文选题:生命气息 + 《死魂灵》 ; 参考:《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摘要】:对《死魂灵》平行译本汉语语气助词运用研究表明,情节决定生命气息的强弱,在发展和高潮阶段较强,在开端和结局阶较弱;使用语气助词的艺术手法按序为描述、叙述、抒情和议论;使用频率依次为带口字旁的语气助词、"的"和"了"、不合音的语气助词;句末语气助词远多于句中语气助词;语际全译转换催生了语气助词缀补机制,语义是语气助词缀补的直接原因,语用则是决定性原因。
[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modal auxiliary in the parallel version of "Dead Soul" shows that the plot determines the strength of the breath of life, which is stronger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climax, and weaker in the order of beginning and ending. Lyricism and argumentation; the frequency of use is the mood auxiliary with the word of mouth, "the" and "the", and the unsound mood auxiliary; the final modal auxiliary is far more than the modal auxiliary in the sentence; the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gives birth to the modal auxiliary affix complement mechanism. Semantics is the direct reason of modal auxiliary affix complement, while pragmatics is the decisive one.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俄汉)全译转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2008JJD74005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349)成果之一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琳;汉语语气助词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柳国栋;;《论语》重叠词略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黄侯兴;;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4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旷金辉;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明举;《死魂灵》与流浪汉小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李越,韩艳丽;评果戈理《死魂灵》的语言艺术[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妮娜;笑庸俗人之庸俗─—《死魂灵》人物形象分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李艳微;;《死魂灵》中的反义词描写[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张定京;哈萨克语限制和否定语气助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曹炜;《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杨年保;略论语气助词与语气词的分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刘乃仲;万雅立;;南昌方言中独特的语气助词[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9 方小勇;语气助词在英译汉中的补偿功能[J];镇江高专学报;2005年02期

10 高少敏;;日语中的语气助词种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成建;;“不成”的语法化研究综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栾毅;姜群;徐琴美;;音高和语气助词影响儿童早期言语偏好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郭小武;;象声词、语气词的声调问题[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根飞;;丰城话中助词“哩”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阳春;;关于“的”字的句法分类[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文贞;;枣庄方言语气词“来”的语法化阐释[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张怀通;;由“允哉”看《逸周书》相关篇章的制作时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莽;泪痕悲色 振其邦人[N];人民日报;2009年

2 李正荣;谁是《死魂灵》中的死魂灵?[N];学习时报;2004年

3 济宁十三中校长 刘煜宁;让教育充满生命气息[N];济宁日报;2008年

4 钱中文;缘分如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王宗仁;在雪域寻找高度[N];文艺报;2010年

6 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副会长 王殿祥;设计出活生生的“这一个”[N];中国矿业报;2004年

7 黄裳;忆黄河清[N];东方早报;2010年

8 范迪安;神秘的家园[N];美术报;2005年

9 游东醌;艺术的生命之境[N];美术报;2007年

10 周红勤;搬掉一张桌子迎来一个世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方小燕;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对句子表述性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2年

2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韦茂繁;下坳壮语参考语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5 黄锦君;二程语录语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锐;对外汉语中语气助词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常艳芳;初级汉语教材中典型语气助词“吗、呢、吧、啊”的考察和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曦萌;外国学生汉语语气助词“吧”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伊琳;美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叶;高级水平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气助词“吧”、“吗”、“呢”习得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6 金浩真;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孝菊;地狱 炼狱 天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气助词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谢平;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乔卉;英语语气隐喻及汉译语气助词补偿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1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41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