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传统: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

发布时间:2018-07-25 18:18
【摘要】:随着当代文学研究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日益凸显,文学传统应如何面对历史与当下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文学传统当代重建的可能性入手,进而探寻学术研究史的知识谱系与问题结构,不仅是中西差异下对文学传统"历史化"问题的不同表述,也是文学传统当代性不确定状态的存在境况。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iscussion of the classical stud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ow literary tradition should face the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must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research. Starting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radi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knowledge genealogy and problem struc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history, which is not only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the problem of "historization" of literary tradition und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also the existence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uncertain state of literary tradition.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海婴;论中国建筑中虚形空间的意义[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2 李静冰;罗马法的哲学透视[J];比较法研究;1992年Z1期

3 薛军;良法何在?——论法治的价值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4 王国强;20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J];图书与情报;2000年01期

5 万光侠;论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建设[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6 孙施文;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规划再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01期

7 孙施文;关于城市规划教育改革与思索[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3期

8 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的理论支点[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9 宋清华;哈耶克有限理性论的认识论基础[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卢毅;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个解读“科玄论战”的新视角[J];东南学术;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建荣;;汤显祖与楚辞之关系散论[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振林;;晚明江西的戏曲面貌与汤显祖剧作的腔调[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万斌生;;《牡丹亭》与“临川之曲”[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林辉;;汤显祖的教育思想[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罗伽禄;邹自振;;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述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功谊;;汤显祖与钱谦益丛考[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邦光;;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论为丈夫、父亲角色之汤显祖[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龚重谟;;汤显祖在肇庆遇见的传教士不是利玛窦——也谈汤显祖与利玛窦[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8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金鸿达;《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D];上海戏剧学院;2001年

3 郑家为;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赵万法;栖居与漂泊[D];安徽大学;2001年

7 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8 汤建荣;评张君劢的人生观[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艳华;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生活的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虎;;“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蒋进国;;重估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价值——兼及当代文论传承的三个维度[J];红岩;2011年S2期

3 潘莹;;“文本间距”与文学翻译审美理解的实现[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4 周梧;;译者的隐喻——从苏曼殊的两首译诗看传统文学现代转型的困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5 周红兵;;文学研究、反本质主义与日常生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周艳芳;;中国、希腊神话相异的原因[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田霏宇;梁幸仪;;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启明(光的国)[J];艺术界;2011年04期

8 潘明霞;曹萍;;古希腊神话的文明性与中国先秦神话的原始性[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姚文放;;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传统[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杨治经;;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文艺创作的民族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旭;;译经文学传统与近代英诗译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欧震;;读者之死[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鸿雁;文学理想的时代诉求[N];文艺报;2010年

2 ;中西文学传统缘何不同[N];光明日报;2009年

3 李洱;作家与传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牛学智;主体性问题与文学理想的当代处境[N];文艺报;2010年

5 王向峰;文学虽有明天……[N];辽宁日报;2006年

6 曾大兴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建设与“文学史学”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邓楠;科学发展观与民族文学建设[N];文艺报;2005年

8 宋扬;现代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N];文艺报;2010年

9 闻毅;当代文学更贴近生活[N];文汇报;2005年

10 于晓威;有多少思想性就有多少原创性[N];辽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永芳;新时期文艺学研究与自然科学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赵杨;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当代文论话语中的文学传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邱健;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化理论[D];苏州大学;2002年

3 孙珍;《论文学空白》[D];南京大学;2012年

4 辛艳丽;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之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薛振霞;论消费时代文学之新症候[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秀珍;论文学活动中的焦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岚冲;语本: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吴茂娟;论文学活动中的文学程式[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彩云;“新批评”的历史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4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4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