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性历程中的文学场

发布时间:2018-07-25 19:13
【摘要】:文学生产场的概念是法国人类学、社会学家布迪厄突破形式文学观念,将结构和历史视野辨证统一起来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将文学重新置入社会文化语境,并揭示这一场域的空间结构和资本逻辑。布迪厄的文学场观念对于近年来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文学和文化在这一观照中与历史变迁、社会分层和权力博弈的关系被曝露出来。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iterary production field is French anthropology. The sociologist Bourdieu break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formal literature and unifies the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field of view, which replaces literature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t also reveals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logic of this field. Bourdieu's concept of literary fiel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ultur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historical change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power game has been expos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布迪厄的文化理论研究”(06WW002)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维保;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文曼;;“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的生活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王慧芳;;梁启超“言志”文艺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方芝燕;;激情坚守与理性缺位——维特精神的时代性及普遍性[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忠波;;3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赵东栓;庄子与卢梭的浪漫主义自然观[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8 王坤;西方现代美学的终结——塔尔图学派与洛特曼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晟;;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J];才智;2010年07期

10 王立;;韦勒克的文学研究解析[J];长城;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意;;自律性:布尔迪厄理论的“内在冲突”[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郭跃辉;;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王东东;;天真与世故:浪漫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从西川、王敖的争论谈起[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3 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方芳;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林生;市场场域:专业市场的社会结构分析[D];上海大学;2010年

6 姚晓南;学术史视野中的台港澳f梁M饣奈难а芯縖D];暨南大学;2009年

7 胡树毅;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蕾;中国茶叶包装的装饰纹样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2 苏葆荣;《恶之花》的救赎观及其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俞晓娟;沦落与改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小芳;被压抑的浪漫主义者[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雪;陈白尘戏剧理论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9 铁英;新世纪蒙古文小说批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颜瑶;从80后作家创作看网络文学生产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善青;李明贤;;从“祛魅”到“复魅”——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现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2 赵凤远;;论“祛魅”和“复魅”的庄子生态审美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J];读书;2004年07期

4 苏宏斌;;世界的复魅:试论审美经验的生态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6年03期

5 唐翔;;艺术的祛魅之路:从神坛走向广场——论本雅明美学思想中“技术复制”理论的现代性[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6 朱国华;陶东风;;关于身体-文化-权力的通信[J];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6期

7 沈伟棠;;艺术的祛魅之路:从神坛走向广场——论本雅明美学思想中“技术复制”理论的现代性[J];艺海;2009年01期

8 李占伟;;审美趣味的祛魅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张法;;身体美学的四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10 曾军;;美学的社会学重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辉;;返魅的前奏——罗伯-格里耶创作的生态美学意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繁仁;论生态审美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本文编号:2144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4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