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的“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余华作品苦难主题比较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are the suffering themes in Tuo's and Yu Hua's work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choice of the suffering theme, the expression of the suffering theme and the search for a solution to the suffering, so as to find out the two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heme of suffering in the works of writers and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valuable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03;I106.4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文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代视野[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肖四新,涂晓艳;原始回归与人性超越——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超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虎;;《双重人格》与《白色城堡》的比较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2 马亭;;杜十娘与娜斯塔西亚形象比较[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李静;;从文学向度考察作家与疾病的深层关系[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4 周丽娣;;浅探小说中的声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唐伟胜;;叙事理解的认知理论辨析[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6 张会平;;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云雷;底层文学与“道德”问题[N];文艺报;2008年
2 周景雷邋韩春燕;向下的姿态与向上的精神[N];辽宁日报;2007年
3 熊元义 彭松乔;文学的批判精神与建构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4 张梦阳;从求爱方式说到文学批评[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彭定安;文学的三不朽精魂[N];辽宁日报;2008年
6 高旭东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走向文学与哲学的跨文化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煜;文学研究的当代性与世界性[N];文艺报;2005年
8 陈才;再谈文学必须关注现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云也退;文学审判法律[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本月撰稿 王晓渔;重建文学奖的“分级制度”[N];文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龙玉霞;走向人类学诗学[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朝霞;通往心灵救赎的道路[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永华;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精神结构建构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叶磊;从《罪与罚》三种译本比较论风格的传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张玉洁;巴赫金视野下《喧哗与骚动》与《秦腔》复调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ANZHELIKA NESTEROVA;灵魂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铁凝小说比较分析[D];河南大学;2012年
6 李姗姗;不朽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文宁;狂欢化理论的渊源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新艺;论叙事视角与创作心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春凤;文学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弱者存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尹航;小说第二人称叙述及其哲学内涵[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66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66176.html